很多人天天給自己鼓勁要努力賺錢,但是99%的人都不知道自己這輩子需要多少錢,分清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當欲望無限放大也是很危險的,這是一個需要非常嚴謹、理性地去測算的事情,比如根據你現在每個月的平均消費,來測算未來幾十年你生活的花費、子女教育、父母養老、學習投入、旅游、不可預見的風險性事件等等的花費加上預期的通脹因素,把你這輩子需要賺的錢具體的統計出來,然后再倒推你現在每一年需要賺多少錢。
給大家一個中級財務自由目標參考:一線城市5000到6000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二線城市需要3000到4000萬,但是以你家庭的消費習慣,也許2000萬就夠了,所以每個家庭欲望和需求都不一樣,目標也一定不一樣,一定要自己去測算,不建議交給理財機構去幫你搞,坑太多。關鍵在你沒有足夠認知前,你也無法識別哪些是理財機構足夠可以。
有一位朋友給自己家庭的資產配置做了80多頁PPT,而且做了7道防火墻,經濟下行所出現的各種狀況,他都有所應對措施,他的目標特別清晰,他就是要花30年時間做到不低于8,040萬的投資組合,所有的數據都是精準推算出來的,非常嚴謹,而這種科學理財的觀念,目前絕大部分華夏人是沒有的,所有人都非常有必要補足這一塊。
現階段華夏國情適合家庭資產配置一共有7大工具,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當下半輩子動不了的時候,賺錢全靠他們了,但是越年輕配置越好,哪怕每個月只存1000塊錢,這7大工具分別是保險、理財、債券、基金、股票、商業地產、住房地產,科學的做法是每個季度都應該做一次家庭資產的盤點,蕞終來優化上面這6大工具,優化他們的比例,這個板塊可以參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茨提出的資產配置模型,這個板塊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一定要自己親自學習,大部分人這塊的知識和理念都幾乎為零。
關注我,與您一起討論學習更多財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