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九十歲的姥爺突然把腿摔了,雖然住的是自建房,但是幾年前因為老人歲數大了,還特意加裝了電梯,這怎么還是摔著了呢?
問了才知道,姥爺午覺睡蠻久的,然后起床上廁所,急了點,就沒站穩,就不小心摔了。
人一旦上了年紀,一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動作,做起來難度系數高,還很危險。
這些動作,上了50歲,就得注意
1、起床太猛
當我們被鬧鐘叫醒,意識會先于身體醒來,然后大腦就會開始工作:環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系統啟動、四肢蘇醒,需要進行一連串的動作。
但是,很多人跳過了這些步驟,直接鯉魚打挺地就起床了。這在年輕時候,倒還覺得朝氣滿滿,一上歲數,就可能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眼前一黑、頭昏眼花、站立不穩等癥狀,嚴重者會跌倒、昏厥,導致傷殘風險增加。
此外,剛剛睡醒時,人體的肌肉處于完全松弛的狀態,如果突然用力仰身起床,身體無法立即適應,常見問題是“閃腰”。
2、用力排便
大便越用力,血壓越高。這并不是老人專屬,應該每個人都有感受過。
當你提起重物,都會不由自主地憋氣兒,從而使胸內壓和腹內壓增加,然后心率加快,嚴重者會引起心血管破裂,甚至猝死。
3、猛回頭
老人頸動脈血管會變窄、管壁變脆,突然轉脖子會壓迫頸動脈,影響腦供血,導致昏厥。轉脖子的時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
老人運動頸部,可以將頭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擺動,但幅度不宜太大。老人平時忌諱猛回頭,比如走在路上,聽到有人在后面叫自己時,一定要慢慢回頭。
4、彎腰拾物
彎腰取重物是每個人都要避免的動作,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取重物時要“三步走”:第壹步,先將身體向重物靠攏;第二步,屈膝、屈髖,用雙手把物品拿穩;第三步,伸膝伸髖,這樣就把物品拿起來了。
蕞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
到了中年,關節的問題日益明顯,關節的退行性病變也日益突出,有的中老年人已經患有骨質疏松。但這時,在“伸展-彎曲-收縮”等動作上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此年齡段的人多多運動,可選擇的運動項目有慢跑、太極、瑜伽、自行車、球類、跳舞等。有運動基礎的人,可以繼續進行喜愛的運動項目。每周保持3~4次足夠運動量的體育鍛煉。運動時心率維持在110~120次/分鐘比較合適,此心率持續15分鐘,就表示運動量已經足夠了。
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都可能成為老人的安全陷阱。
記得提醒家中老人,以上動作還是少做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