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家電清洗的概念也漸漸深入人心,定期的家電清洗不僅可以延長家電的使用壽命,還可以使生活更健康。但針對上門清洗家電這一新興行業,許多消費者吐槽其暗藏套路。那么家電清洗行業到底存在哪些“漏洞”?消費者如何規避?8月31日,記者進行采訪了解。
家住中心城區的劉女士由于近期使用空調頻率較高,為了能讓空調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她決定對自家的空調進行清洗,可她問了幾家專業清洗店后,卻讓她有些犯愁,“同樣是掛式空調,有的報價100元一次,有的報價120元一次,還有的報價200元一次,價格不一卻看不出有什么區別,讓人無從選擇。”
“洗衣機長時間不清洗比馬桶還臟?!薄跋匆聶C太臟當心染病上身。”……家住中心城區的郭女士表示,網上隨處可見此類文章,由于家里的洗衣機已經5年沒清洗過,不免感到擔心,她認為家電清洗是一項專業性服務,如果清洗不當,不但起不到保養作用,反而會造成損害,便從網上請專業人員上門清洗洗衣機。服務人員上門后,在洗衣機里倒了些消毒液,用干凈的抹布將滾筒帶擦一擦,將過濾網拆下來洗一洗,很快便清洗完畢。當收費時,郭女士才了解到,清洗費用不包含上門費、檢測費等,感到十分生氣又無奈。
記者在“58同城”手機APP搜索“家電清洗”發現,能夠提供這項服務的市場主體大多是家政公司,還有部分維修公司和環保公司。除了家電清洗各種報價表讓人眼花繚亂外,不專業、服務態度差、臨時加價、換舊配件等負面評價隨處可見。
家電清洗收費不一,服務人員虛報價格,清洗服務僅僅只是清洗表面……目前家電清洗市場亂象多。對此,相關專業人士建議,定期清洗家電很有必要,但消費者在平時要注重家電的基礎常識積累,此外,要選擇正規的清洗公司,盡量找正規廠家官方售后,在服務人員上門前要了解清楚收費價格,可要求服務人員在上門服務時出具收費依據和標準,謹防亂收費,同時,消費者應妥善保管維修等憑證,以便有問題時及時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閩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