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零時,隨著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實施轉場運營,山東首座4F級機場正式和大家見面。
作為山東人,開心之余,你是否也和小編一樣存有疑問:為什么4F級機場是最“厲害”的?機場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4F級是國內民航最高等級,專業術語叫“飛行區等級”,用數字+字母來表示。數字部分按擬使用機場跑道的各類飛機中最長的基準飛行場地長度,分為1、2、3、4四個等級;字母部分按使用該機場飛行區的各類飛機中的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輪外側邊的間距,分為 A、B、C、D、E、F六個等級。
所以,4F級機場,就表示這個機場最長的跑道在1800米以上,能飛翼展65米-80米或主起落架外輪外側邊間距14米-16米的大型飛機。
根據小編統計,目前,除了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國內(不含港澳臺)還有15座4F級民航機場,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外形酷似“海星”的大興國際機場,是全世界最大的機場,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運,目前有4條飛機跑道和79座登機空橋,遠期規劃7條跑道,飛機起降量將達到約每年62萬架次。
航站樓地上共有五層,雙層出發、雙層到達。地下共有兩層,地下一層是站廳層,地下二層是站臺層,旅客可以直接在航站樓內完成民航、高鐵、軌道交通等多種出行方式的換乘。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1958年3月,新我國成立以來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民用運輸機場——首都機場投入運營。1980年,T1航站樓啟用;1999年,T2航站樓正式投入運營,與之配套的是當時亞洲地區最大的候機停車樓;2008年,T3航站樓拔地而起,成為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單體航站樓。自此,首都機場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家擁有三座航站樓、三條跑道、雙塔臺同時運營的超大型國際機場。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效果圖
始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是國家定位的全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現有兩座航站樓、三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標準,可滿足A380等大型寬體客機起降及停放需要,標準機位269個(含FBO);2021年9月三期擴建工程開工。2021年全年運輸旅客4376.8萬人次,成為全球疫情后復蘇最快、客流量最大的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于1999年建成,是我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目前有218個停機位、5條跑道。2019年,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正式投入運營。浦東機場四期擴建工程將在衛星廳南側規劃建設一個119萬平方米T3航站樓,設計保障能力5000萬人次;同時建設103萬平方米交通中心,航站樓與交通中心采用上下疊合方式融為一體,旅客可在此實現零換乘。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今年6月27日開航投運的天府國際機場,是全國第一座一次性建設兩座航站樓的機場,航站樓“手拉手”構型為全國首創。擁有一條業內最高級別的4F級跑道,能起降全世界最大的客機A380,也是全國首條4F級“智慧”跑道。隨著天府國際機場的投運,成都也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雙流國際機場的前身是雙桂寺機場,曾是抗戰時期的空軍基地。擁有兩座航站樓,總面積50萬平方米,有兩條平行跑道,可供A380飛機起降。2021年受疫情影響,旅客吞吐量仍達4074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廣州白云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寶安國際機場于1991年10月正式通航,是我國境內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2019年旅客年吞吐量首次邁入5000 萬大關,全球排名躍居第 26 位。可提供62個近機位和14個臨近主體的遠機位;有2條跑道,其中第二跑道長3800米。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長水國際機場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啟用,是繼北京、上海和廣州之后國內的第四大國家門戶樞紐機場。2021年旅客吞吐量達到3299萬人次,全國排名第6位。計劃2021年底開工建設T2航站樓。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重要樞紐”。目前,航線通達國內78個主要城市及國際和地區35個城市航點。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在建的T4航站樓
蕭山國際機場是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2000年12月28日建成通航。2019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四千萬人次,全球排名第56位。目前正在建設“巨無霸”三期T4航站樓——其面積達72萬㎡,而T1、T2、T3航站樓的面積分別是9.8萬㎡、9.6萬㎡、16.8萬㎡。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我國中部首家4F級民用國際機場,我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1995年正式建成通航。2017年升級為4F級機場。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長沙機場T3航站樓效果圖(資料圖)
1989年正式啟用,2017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376.5萬人次,擁有通往國內、國際(地區)73個城市共100余條定期航線,可直通39個國際地區航點。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新鄭機場效果圖(資料圖)
1997年建成通航,2018年升級4F機場,2021年旅客吞吐量超2140萬。《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2021-2035年)》披露,將適時啟動鄭州第二機場規劃選址,打造“雙機場”發展格局。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江北國際機場總體規劃平面圖
1990年1月22日建成投用,2017年飛行區等級提升為4F級。擁有三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200米、3600米、3800米;三座航站樓共73.7萬平方米。可起降空客A380等大型客機,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0萬噸、年飛機起降37.3萬架次的運行需要。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效果圖
1991年9月1日正式建成通航,是我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計劃2025年完成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100萬人次。
(大眾日報客戶端發文人 尹燕燕 單青 綜合報道,資料來源:新華社、我國民用航空局官網、《2021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各航空公司官網、廣州白云發布、、西部機場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