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嘉賓正在參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果展。均為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長沙晚報9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澤寰)16日下午,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中央企業北斗發展論壇舉行。北斗產業相關企業代表和可能,圍繞北斗的建設發展和應用等共同探討中央企業北斗規模化應用的未來。來自70余家中央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自去年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宣布開通以來,北斗事業進入了全球化、產業化發展新征程。為確保能充分發揮北斗衛星的優勢及效能,華夏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按照相關行業標準與規定研制出北斗星基增強系統,以全面提升北斗技術用戶的定位精度、完好性、連續性與可用性。據公司第二十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北斗產業與各行各業的聯系愈加密切,該套系統正從航空領域拓展至海事、鐵路、電力、農業、交通等行業與大眾領域。
“我們利用北斗技術實現了對電力行業規劃業務、基建業務、運檢業務、營銷業務、調度業務與國際業務的支撐。”國網思極神往位置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北斗事業部主任周航帆表示,自2010年探索北斗在電力行業的應用以來,國網電力公司不斷嘗試將北斗與電力生產和管理相結合,先后實現北斗短報文、精準授時授頻、高精度定位在電網中的深入應用,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橋梁安全監控的各項指標中,蕞關鍵的是位移、受力、溫度、濕度變化等數據。過去的監測只能依靠人工攜帶設備到橋梁的建設現場進行作業。“有了北斗,就像在體檢中能夠規范運用精密儀器‘拍片子’。”華夏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中心副主任、中鐵云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表示,通過在橋梁上加裝傳感器,配合北斗衛星的監控,可排除人工操作的不穩定性。
“在鐵路領域,利用北斗定位人機安全位預警系統,可對鐵路車輛和作業人員的施工過程進行精準、高效、實時安全防護和遠程監控。”高峰介紹道,該系統包括了綜合管理中心、線路調度指揮中心、車載設備、無線自組網通信基站和可佩戴人員定位設備。
論壇上,在國務院國資委和華夏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華夏石化、華夏海油、China管網、China電網、China電投、華夏鐵建、中交集團、南光集團等中央企業共同啟動了北斗時空數據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提供China層面統一、安全、高效的北斗時空基礎服務,推動實現時空數據資源的共用共享、互通互補,助力全社會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央企業北斗產業協同發展平臺、華夏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北斗應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我們希望通過推動中央企業以示范帶動北斗應用,進而推進關鍵領域全面應用、拓展大眾消費規模應用、樹立海外標桿應用。”論壇主辦方表示,通過凸顯中央企業作為北斗應用發展“China隊”和“主力軍”的使命責任,夯實中央企業打造北斗來自互聯網技術策源地地位、彰顯央企爭當北斗現代產業鏈鏈長的擔當。
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