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4日,一艘飛船為地球準備了一份厚禮,飛船名為旅行者1號,它向地球傳回了大量珍貴的信息。
旅行者1號送回珍貴的信息
后來經過科學家繪制整理后,那張照片一經公布居然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旅行者1號最后拍攝的一張照片,引起了軒然大波
那是一張怎樣的照片?
那會是一張怎樣的照片?
如今,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約有230億公里左右。
它究竟送回了什么,為何會讓科學家也陷入深思?
它是地球最遠的人造物,它究竟送回了什么,為何會讓科學家也陷入深思?
從官方的信息來看,旅行者1號攜帶了一張極其重要的銅質磁盤唱片。
銅質磁盤唱片
它大有來頭,被稱為旅行者唱片的它,里面錄制了55種人類語言,其中也包括了我國的4種語言,分別是普通話、粵語、閩南語和吳語,另外還包括一些世界名曲等。
旅行者1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難道說在浩瀚的宇宙中,旅行者1號真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旅行者1號因為什么而拍下這張照片。
旅行者1號的匆匆一瞥會是怎樣的?
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旅行者1號已經完成了所有任務。
它很出眾,它在匆匆一瞥都能讓科學家們刮目相看,比如,通過它,人們發(fā)現(xiàn)木星竟然有木星環(huán),這在此前的觀測中聞所未聞。
木星有木星環(huán)
在這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在地球上才有活火山,而木衛(wèi)一卻打破了人類的認知,因為木衛(wèi)一是太陽系中唯二的活火山活動。
美麗的極光
另外,在土星高緯地區(qū),旅行者1號看到這里極光頻繁出現(xiàn),科學家到現(xiàn)在也沒弄明白土星上為何會存在這樣一幕。
讓人迷惑的土星
還有一點也很令人詫異,在太陽系里,八大行星的自轉方向多數(shù)和公轉方向一致,而金星和天王星在這一點上顯得格外不合群,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呢?天王星在宇宙中,居然和公轉軌道呈97度角,直接躺著旋轉。
天王星和公轉軌道呈97度角:躺著旋轉
這些結論相比那張照片,也許不算什么。
美麗的地球
當時由于旅行者1號的電池即將耗盡,所以有科學家希望旅行者1號能拍些照片作為留念,于是,在距離地球64億公里的地方,旅行者1號開始回望太陽系,當然,它也看到了地球。
這聽上去似乎沒什么?
神秘的宇宙
畢竟20世紀70年代,人們也完成過類似的事。
當時,阿波羅17號踏上了前往月球的征途中,飛船上的宇航員借此機會拍下了一張照片,并命名為“藍色彈珠”,同時也讓人們看清了地球整體的輪廓。
藍色彈珠
在這之前,形似的事情也曾發(fā)生過,當年,阿波羅8號因為處于繞月軌道上,于是,一張名為“日出”的照片出現(xiàn)了,這是和地球相距30多萬公里的地方拍攝的畫面。
阿波羅8號:日出 照片
由于八大行星中的水星離太陽太近,從而導致旅行者1號無法對其單獨成像,而火星恰好被擋住,所以很遺憾,科學家只能得到這些畫面,這些圖從左到右依次分別是金星、地球、木星、海王星、天王星和土星。
旅行者1號拍的照片
這就是旅行者1號最后拍攝的圖片,你不用懷疑什么,旅行者1號最后拍攝的那張全家福通過疊加+拼接的手法,之后科學家再一點點下載下來,照片總共60多張,總長度超過6米。
太陽系的各大天體
實際上旅行者1號身上的鏡頭也不可能裝下這張全家福,它也不可能將這些非比尋常的照片拍得十分清楚,但從角度上來看,它的確能還原了拍攝時各大天體所在的位置。
暗淡藍點
你可以看到,這張模糊的照片中,僅僅有只有0.12個像素點,那是什么?這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藍點,其實就是地球。這張照片的名字叫做暗淡藍點。
地球
你是說地球就那么點大?
全人類就居住在這個淡藍色的暗點里?那就是地球?
這就是地球
對,這粒細沙,大致就是人類的一切。
拍攝它的位置距離地球約64億公里,這對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
64億公里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
你也許會感慨,太陽系太大了。
其實,太陽系也沒那么特殊,為什么這么說?
太陽系也沒那么特殊?
因為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約有1500-4000億顆。你甚至可以認為,太陽系在其中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員。
銀河系
讓人絕望的是,幾十年來,旅行者1號仍沒能脫離太陽系,太陽系的直徑達到2光年,這是太陽引力所能影響到的范圍而定的數(shù)據,科學家通過推算后得出,旅行者1號至少還要幾萬年才能成功離開太陽系。
在銀河系看來,太陽系也顯得微不足道
那么,旅行者未來會飛向哪里?
恐怕旅行者在未來,會永遠待在銀河系里,原因是它的速度并不足以逃離銀河系。
旅行者未來會永遠待在銀河系里
看到這,你可能會說,要論特殊,還是銀河系更厲害,可是,銀河系真的很大嗎?
整個銀河系有多大?
銀河系有多大?
這是個好問題,整個銀河系的面積約為20萬光年,它的厚度約為2萬光年。有研究結果指出,銀河系內所有可見物質的總和,足足是太陽的1400億倍。
這看上去很不可思議。
銀河系內所有可見物質的總和,足足是太陽的1400億倍
但是比銀河系更大的宇宙結構也有很多,例如星系團或星系群。拿銀河系舉例,銀河系所在的星系群被科學家們稱為本星系群,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由銀河系以及仙女座星系為中心的稀疏集合。
仙女座星系以及銀河系
本星系群的面積超過1000萬光年,在這里,約有幾十個星系。
本星系群的面積超過1000萬光年
還有比本星系群更巨大的結構嗎?
答案是有,本星系群處于室女座超星系團中,室女座超星系團里至少有上百個本星系團。
而它,也不過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那是什么?
在這個巨大的尺度下,我們能看到所有星系,都成了一條條“絲帶”,其實每一條絲帶上的一個點,都是一個你無法想象的巨大星系。
宇宙中的星系
不過,它也無法和可觀測宇宙相提并論。
可觀測宇宙究竟有多大?
可觀測宇宙,它究竟有多大?
可觀測宇宙是人類理論上能觀測到的最大空間,也就是約為93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這聽上去很不可思議。
在可觀測宇宙中,會有多少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
在可觀測宇宙中,會有多少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呢?
一些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大概有2萬億個。
為什么說可觀測宇宙也不算多大?
然而,這也不算什么,哦?為什么這么說?因為誕生于138億年前的宇宙,至今仍然在膨脹,對,我的意思是宇宙的空間依舊在擴張,它會越來越大。一些研究人員曾堅定地告訴我們,宇宙很有可能是無限大,但很遺憾,人類對那里的一切都一無所知。
宇宙很有可能是無限大
宇宙中隱藏了很多未解之謎
事實上,還有一些更加難以置信的是事情,宇宙中還隱藏了很多秘密,例如直到今天,暗物質與暗能量仍然顯得很神秘,很多研究結果指出,宇宙的95%都由它們構成,我們看不到它們的真面目,而它們卻決定著宇宙未來的命運。
暗物質與暗能量的真面目?
誰決定著宇宙未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