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赴太空“出差”三個月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平安歸來。當晚,他們乘坐任務飛機平安抵達北京。
從距地面約400公里的空間站重返地球,如何確保這場特殊的回家之旅安全順利?經歷了“太空長差”,航天員們感受如何?著陸之后,他們能回家與親人共度中秋佳節嗎?
9月17日,在三位航天員凱旋之際,南都記者采訪了他們的家人及相關專家。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攝
著陸
“‘天山’發現目標!”9月17日13時許,被譽為“航天測控第一站”的喀什測控站快速完成目標捕獲,并成功實施返回艙遙測數據接收以及上行遙控任務。
隨后,部署在各場區的活動測控分隊接過測控接力棒,通過部署在東風著陸場區的該分隊光學經緯儀,返回艙引導傘、主傘依次打開的畫面清晰可見。與此同時,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第一指揮大廳,技術人員正在通過該活動測控分隊傳來的返回器遙測數據快速計算預報落點,并準確提供至陸上、空中搜救分隊。
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火箭成功點火后,平安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這也是神舟載人飛船首次在東風著陸場著陸。
此時,在劉伯明的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紅星鄉,他的五弟劉佰福正“淡定”地觀看電視直播。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從神舟十二號返回艙順利著陸到搜救人員現場處置,間隔僅幾分鐘,“和哥哥上次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相比,能看出搜救時間大大縮短,也說明國家航天技術日益成熟完善,可以說是指哪落哪。所以沒啥不放心的,必須淡定?!?/p>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指哪落哪”如何做到?南都記者獲悉,在此過程中,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點成功實施了探測器返回段測控任務。該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楊永安告訴南都記者,此次任務相較以往“神舟”系列任務,返回段測控工作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著陸場區發生了變化,“我們通過最新研發的軟件系統進行了多次模擬驗證,確保返回艙落點預報的誤差能控制在預期目標以內?!?/p>
此外,為了護佑航天員安全回家,科研團隊為神舟十二號飛船研制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回收著陸系統,確保飛船返回艙走穩回家的路。
“我要感謝他們的科技人員,我的兒子真的平安回來了?!?月17日,在湯洪波的老家湖南湘潭縣云湖橋鎮飛欄村,他的母親伍清蘭看到返回艙著陸的直播畫面,笑得合不攏嘴。湯洪波的父親湯海秋坐在她身旁,也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喜不自勝。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是航天員聶海勝(中)、劉伯明(右)、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新華社記者連振攝
出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9月17日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南都記者注意到,“太空出差三人組”中,湯洪波是第一個出艙。
“回來的感覺非常好,飛上太空的感覺真的好?!背雠摵螅瑴椴ㄔ诮邮苎胍暡稍L時說,“這次我們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完成了大量的空間站建造任務,以及大量的科學實驗。在閑暇之余也領略了太空的深邃和奇妙,我始終相信,只要努力奮斗,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p>
湯洪波說,此時此刻,他非常想念親人和戰友們,“想對湖南老家的父母說一句,爹爹媽媽我回來了,身體好、精神好,非常好!”
聽到這里,湯洪波的父母喜笑顏開,沖著電視畫面中的兒子不斷鼓掌。
57歲的聶海勝第二個出艙,作為我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這是他第三次執行載人飛船的飛行任務,第二次擔任指令長。此次歷時三個月的“太空出差”,也讓他成為首位在軌飛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和國家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將會有更多的航天員來刷新紀錄,創造中國高度?!背雠摵螅櫤僬f,“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也將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再立新功,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不懈奮斗?!?/p>
劉伯明是最后一個出艙。當天,也是他55歲的生日。
“感謝大家的關心祝福,這個生日令我終生難忘?!背雠摵螅瑒⒉髟诮邮苎胍暡稍L時說,宇宙浩瀚美麗,令人心馳神往?!霸俅物w上蒼穹,在咱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進行太空漫步,是我的幸運,更是一種幸福。我會繼續努力,爭取飛得更高更遠更久,將外太空更美妙的體驗和美麗的風景,帶給億萬華夏兒女。”
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全家人都為哥哥的凱旋激動高興?!白K丶铱鞓?,生日禮物我回頭補上?!?/p>
休養
自6月17日領命出征并順利入駐天和核心艙,在90天的太空之旅中,三位航天員協同配合,圓滿完成兩次出艙任務,并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在地面上的家人,也牽掛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如今,英雄凱旋,中秋將至,他們能和家人共度佳節嗎?
劉佰福告訴南都記者,這是哥哥第二次執行飛行任務,按照慣例,航天員從太空回到地面后,需要安排隔離恢復療養。“2008年,哥哥執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回來,光療養也用了一個多月,期間要進行一系列身體檢查與康復訓練。這次任務時間更長,估計療養恢復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得有一個適應過程。中秋節肯定是沒法一起過了,只能期待春節全家團圓?!?/p>
聶海勝的弟弟聶新勝雖然也期盼兄弟團聚,但明白未必如愿,“他還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恢復期?!甭櫺聞俑嬖V南都記者,這幾天他在學做哥哥想吃的襄陽牛雜面,“我們等他回家,爭取見面時做給他吃。”
湯洪波的弟媳黃菊香告訴南都記者,大哥剛歸來,這個中秋節肯定無法回家,家人們只能先通過視頻與湯洪波“云團聚”,“我們盼望著他早日回來吃頓團圓飯。”
據央視新聞報道,三名航天員在著陸場逗留兩小時、完成情況監測后,分別乘坐三架直升機經過約45分鐘的飛行抵達轉機機場。隨后搭乘專機,返回北京。每架飛機上都配備了專門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圓滿完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于9月17日乘坐任務飛機平安抵達北京。據介紹,三名航天員抵京后將進入醫學隔離期,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和健康評估,并安排休養。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醫監醫保室主任徐沖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三名航天員返回地球后還要進行為期半年的恢復訓練?!八幸恍┻\動的能力、心肺功能,包括平衡能力、一些精細動作,返回地球以后都要逐漸適應。我們還有一個三個階段、為期半年的系統恢復過程。經過系統恢復,兩個月之后,他可以參加一些正常的體質訓練?!?/p>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劉苗 張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