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空軍戰機首次在高等級公路上進行緊急起降訓練,訓練的地點位于拉賈斯坦邦巴爾默附近的925A國道上,而該國道的戰機緊急著陸設施也是在最近幾天才落成的。
參加本次國道緊急起降的軍機有美制C-130J中型戰術運輸機和蘇30MKI重型戰斗機,均在925A國道緊急起降段進行了幾個來回的起降架次,用以測試道路的建造標準,C-130J和蘇30MKI都是最大起飛重量30~65噸的飛機,它們可以正常在該段國道上起降,其它的印軍戰術飛機起降也沒問題。
印度軍方對首次公路上起降戰機訓練非常重視,包括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等政要觀摩了此次訓練…現場有一半以上的人沒戴口罩,而這樣的場面、這樣的色調和我國辦白事情差不多。
其實,戰機在高速路某一段起降訓練早在二戰期間就有了,特別是戰后的1950年代中后期開始,隨著公路建設等級的提高和戰備的需要,發達國家都在筑高等級公路時都會選擇地勢開闊的一段公路拓寬和路基加厚,達到可以起降波音737、C-130這類中型運輸機等級的標準,一旦戰時機場被摧毀戰機可以在高速路上緊急起降,并且在戰備公路段還要配備油料、彈藥、備件,維修…等物品的倉庫和其它配套設施,使公路戰備段具備野戰機場的標準。
不單單是北約國家大量建成高速公路戰備段,瑞典、瑞士…等中立國也大量的建設,這類國家多高山、丘陵…地形地貌復雜,不宜修建大面積軍用機場,多采用山體機庫與公路相結合的空軍備戰體制,一旦戰爭爆發戰斗機從山體機庫滑出后,就直接從機庫邊上的高等級公路上起飛,圖片里就是瑞典空軍“鷹獅”戰斗機在高速路上起降,先進國家1960年代就做的事情,印度現在才進行第一次,說明了道路的建設水平落后了半個多世紀。
而印度的這次該緊急著陸訓練有些特別,因為地點距離印巴邊境僅40公里,總路段長3公里,雖然可供印度空軍所有戰術機型緊急著陸,但距離巴基斯坦這樣的近就不怕被巴基斯坦軍隊坐標定位后戰時摧毀了?
從整體國家實力和軍事實力來說,印度確實是大幅度超過巴基斯坦,這也可能是印度首次戰機在高速路起降訓練就離巴基斯坦這樣近的原因,并帶有極大的藐視!
但,有差距并代表巴基斯坦軍隊就毫無還手之力,巴陸軍目前擁有的近程戰術導彈和遠程火箭炮的質量反而要比印度先進,打的就是有針對非對稱戰爭,武器裝備當然是針對性很強的,就在上個月末還試射了“法塔赫-1”型遠程火箭炮,準確命中了100多公里外的靶標。
“法塔赫-1”型遠程制導火箭彈射程高達200公里,實在A-200遠程火箭炮的基礎上改進的,彈藥口徑有300毫米、480毫米和650毫米,為模塊化發射器,在GPS/北斗雙模衛星定位的制導下,射程200公里CEP誤差只有5米,打擊印度的高速路戰備段這樣的不可移動目標非常輕松,一輛發射車8枚火箭彈就能將其徹底摧毀!所以,靠近巴基斯坦邊境進行首次戰機起降訓練,真不知道印度是怎么想的,根本起不到什么威脅作用,作秀的味道太濃了!
目前印度政府已批準在12條國道上建設緊急著陸設施,從拉動經濟上來看并沒有錯,因為印度疫情嚴重爆發后,急需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吸收大量勞力解決失業問題。但搞內需拉動經濟不能以威脅別人作為項目批準的由頭。
印度進行首次戰機起降訓練也說明了,他們也開始注重基礎設施的改善,對于我國基建型企業和工程機械企業,最好不要參與進去,這也是我國很多戰略學家、智庫學者的共識,印度基建市場確實是很大,雖然有著這樣和那樣的法律不完善、土地征用困難…等矛盾性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稍有捋順,印度的基建馬上就會上一個臺階,“要想富,先修路”這個事兒印度人也懂…要想不讓他們“福”和我形成競爭,就不能顧及眼前的某些利益,要從戰略的高度長遠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