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文多
自2020年8月至今,南亞新材(688519,SH)上市一年了。新上市的這一年,如果是長期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心態可能經歷了起起伏伏。今年2月份,南亞新材股價最低時曾經跌到23.18元/股,相比公司的發行價32.60元/股低了近三成。好在,此后公司股價逐步回升,并回到發行價格上方。
從經營上來看,最近這一年,南亞新材也是痛與快樂并存著。一方面,公司趕上了行業景氣周期,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增超200%;但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大漲,供應商還縮短了付款周期,公司的現金流凈額也隨之轉負。上下游的夾縫中,南亞新材能否續寫成長故事?
圖片來源:南亞新材2021年半年報截圖
凈利潤大增超200% 但現金流凈額轉負了
南亞新材主營業務系覆銅板和粘結片等復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覆銅板是制作印制電路板的核心材料,印制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
南亞新材招股書中援引Prismark的數據描述稱,公司是少數躋身全球前二十名的內資覆銅板廠商之一,2020年公司全球銷售收入市場占有率2%,排名全球第十二名、內資廠第三名。
南亞新材近期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93億元,同比上升118.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億元,同比增長229.29%。
雖然上半年的凈利潤大增,但南亞新材也面臨了一些問題。相比去年上半年的1765萬元,南亞新材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額轉負為-1.27億元,同比下降820.69%。
對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轉負,南亞新材半年報中解釋稱,主要系規模擴張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增加以及上游材料結構性緊缺,行業熱度提升引發價格傳導,供應商縮短付款周期導致。
值得一提的是,南亞新材的同行情況并非都如此。生益科技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65億元,同比增長了50.70%;華正新材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為1.32億元,同比微降2.38%。
生益科技、金安國紀、華正新材也是躋身全球覆銅板行業前二十強的少數內資廠商,其中生益科技更是全球覆銅板行業的龍頭企業。
一般來說,上游原材料漲價,以及下游需求提升之時,覆銅板企業會經歷盈利承壓、轉嫁成本、加價溢價三個階段。這一過程中,對于覆銅板廠商來說,能否順利轉嫁成本頗為關鍵。
南亞新材的主要原材料為電子銅箔、玻璃纖維布和樹脂等。2017年~2019年,直接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8.98%、89.45%和87.05%。
南亞新材2020年年報中曾經表示,第三季度開始,受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及下游客戶銷售價格傳遞的滯后性影響;同時江西南亞N4廠處于產能爬坡期,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制造費用增加,從而使毛利率減少3.32個百分點。
雖然現金流情況不佳,但上半年南亞新材綜合毛利率為19.36%,同比增加了2.44個百分點。相比2020年全年15.11%的綜合毛利率,也提升了4.25個百分點。
原材料價格上漲 行業好時光還有多久?
不止南亞新材,生益科技、金安國紀和華正新材今年上半年也均實現了業績增長。
生益科技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15億元,同比增加71.30%;華正新材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加109%。此外,金安國紀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49276萬元~61221萬元,同比預增560%~720%。
對于上半年業績的大增,南亞新材半年報中解釋稱,主要系生產規模擴大產生的規模效應攤薄成本費用,以及下游行業的回暖帶動銷售漲價提升了產品盈利能力。
生益科技和金安國紀在公告中也提到,“覆銅板市場行情迅猛增長”或者“覆銅板市場行情持續向好”。
覆銅板作為電子產品的基礎原材料,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屬性。2009年,行業曾進入產能過剩階段,期間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價格持續下滑。
新一輪行業景氣周期將持續多久?“這個不好判斷,隨著疫情好轉,我們認為需求能維持比較好的狀態,后續看好需求的持續增長。”6月份的一次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生益科技方面表示,“今年總體來說,市場是沒問題”,“今年從1月開始,我們整體感覺是各方面都很好”。
南亞新材2021年半年報中則表示,根據Prismark預測,到2023年,全球電子系統市場產值將達到2.5萬億美元,市場空間巨大;另據預測,未來5年,作為基礎材料的剛性覆銅板的需求量也將保持增長,到2026年剛性CCL市場規模有望超過800億元。南亞新材認為:“隨著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換代,公司下游客戶終端產品應用領域不斷增加,市場新需求不斷涌現。”
當然,南亞新材也在半年報中表示:“全球疫情陰霾尚未退散,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企,加之芯片荒來勢洶洶,整體市場環境仍然比較嚴峻。”
這一輪原材料漲價何時將得到緩解?8月16日的半年業績說明會上,南亞新材運營副總包欣洋表示,公司認為下半年原材料價格仍會有所上浮。
圖片來源:南亞新材2021年半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截圖
時隔一年募投項目之一建設進度僅1.3%
如何才能穿越周期?多家企業競相發力高頻高速覆銅板,南亞新材也是其中之一。
“5G技術發展及普及將有效帶動高頻高速覆銅板的發展。”南亞新材2020年年報中表示,根據Prismark統計,全球2019年高速覆銅板產值達到19.6億美元,至2024年產值達到28.3億美元,預計年復合平均增長率將達到7.7%,2019年高頻覆銅板的產值為5.06億美元,至2024年產值達到8.53億美元,預計年復合平均增長率達11%。
根據南亞新材上市時的招股書顯示,擬募集資金9.2億元,投入年產1500萬平方米5G通訊等領域用高頻高速電子電路基材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改造升級項目,分別擬投入8.01億元和1.19億元。
南亞新材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比較順利。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19.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17.86億元,超募資金總額為8.66億元。若加上近一年的利息收入則達到8.78億元。
對于超募資金,公司將其中的大半再次投向高頻高速覆銅板。今年2月份,公司公告稱擬使用約4.8億元投向年產1000萬平方米5G通訊等領域用高頻高速電子電路基材擴建項目。
其他資金則被公司用來歸還銀行貸款和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39億元超募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相關事項截至8月20日仍有待股東大會審議。
時隔一年,原定的募投項目和新啟動的超募項目進展如何?
今年8月份公司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年產1500萬平方米5G通訊等領域用高頻高速電子電路基材建設項目累計投入金額約3.77億元,截至期末投入進度為47.05%;研發中心改造升級項目累計投入金額約154萬元,截至上半年末投入進度僅1.3%。
超募資金投向項目,即年產1000萬平方米5G通訊等領域用高頻高速電子電路基材擴建項目,截至上半年末累計投入金額為3534萬元,截至上半年末投入進度7.37%。
值得一提的是,研發中心改造升級項目建設周期為兩年,為何公司上市已經一年,這一項目投入進度僅1.3%?
記者注意到,2020年12月,南亞新材曾經對這一項目進行了變更,即將其中部分研發測試項目由南亞新材料技術(東莞)有限公司租賃房產實施,這部分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2500萬元。
就相關問題,8月20日,《》記者致電南亞新材并向公司發送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