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延長了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家長們終于松了一口氣:不用家長輔導作業了,家長的負擔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也減輕了。但是家長們要對孩子的成績有充分地把握,沒有了輔導作業的過程,家長們的心里開始忐忑。到底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如何?是否掌握了知識點?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否在減負中保持穩定進步?這都是家長要考慮的。尤其是語文學習,低年級的抄寫練習減少了,孩子是否通過少量作業練習達到建立正確書寫規范的目標?閱讀到底怎么做?課文該如何學習?其實,在雙減政策的執行下,教學目標是沒有改變的,家長該怎么輔導還是需要延續之前的輔導方法。需要在語文學科上調整的輔導策略就是閱讀,因為課后延長的空余時間多了,我們更應該把握好閱讀。
小學階段,關于閱讀主要分為精讀和泛讀,很多家長還是不太明白,什么是精讀?什么是泛讀?有的家長在關心孩子閱讀上,總是找不到重點,認為孩子就是應該多看書,這就是精讀。精讀和泛讀在語文課標中有明確的標準,泛讀課文是有星標號的。可是有家長說,我們也沒有時間輔導閱讀,該如何督促孩子去做好閱讀積累呢?閱讀的積累就是日常的功夫,每天保證閱讀的習慣,閱讀的思考,閱讀的練習,語文成績不會差。家長要區分精讀和閱讀的區別,可以參考一個原則:精讀就是要按照課文學習的方法,了解一篇故事或者一本書,泛讀就是課外閱讀的積累。有這個原則的指導,家長就知道該如何輔導孩子閱讀了,哪怕沒有時間,我們也能找到精讀的方法。
1、給孩子推薦精讀的方法
有的家長說,我們家長不了解老師上課的方法,不知道如何輔導孩子精讀文章。那么在語文課上,語文老師按照課標的要求,基本上都會從基礎到理解分析這樣的一個過程。家長在指導孩子精讀的時候,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先逐字理解,再熟讀句型,然后是表達手法和作者情感觀點的分析。不管家長的理解如何,我們在指導學生精讀的時候,都離不開課本教材的指導,家長要去了解單元閱讀訓練目標,根據單元閱讀的主題,才引導孩子閱讀。延長了放學的時間,給晚上的學習騰出了不少閱讀的時間,家長不必要求孩子大量練習,每天晚上做好一篇文章的精讀練習即可。
除了從最基礎的生字詞到修辭表達手法,家長可以幫助閱讀習慣不好的孩子進行閱讀流程的練習,比如先讀什么,再看什么。根據分析標題,各個段落在文章中的體現和作用,逐步過渡到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有關故事主題的分析。在挖掘一篇文章中的內容理解的知識點,是不是和考試中的考點相契合。這么做的目的是讓閱讀積累對語文考試發揮作用,最后是合理分析文章中的關鍵句子,理解句子,找到精讀的內容觀點。作者為什么這么描寫?人物的特點是什么?故事有趣在哪里?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諸如此類的閱讀思考,這和我們在課堂學習的時候,老師講的方法和課堂學習的步驟是一致的。
2、幫孩子找到同類作者的同類文章
家長在晚上的輔導時間,其實能做的就是幫孩子提供相同作文的同類文章,給孩子營造一個閱讀的氣氛,幫孩子及時解決閱讀中的問題。家長的作用就是一個“伴讀”,而不是“語文老師”。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一件事:閱讀是很私密的一個學習,閱讀對語文學習的影響是深遠的,閱讀也是一種學習的放松,而不是語文學習的負擔。如何從不喜歡閱讀到喜歡閱讀,這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的。語文的閱讀不光是為了成績,更是需要學生獨自掌握的學習技巧。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就應該關注孩子的閱讀習慣和態度,而不是去訓斥他們怎么不閱讀不看書?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孩子找到同類作者的同類文章,鼓勵孩子多讀,采用精讀的方法,建立自己的閱讀技巧。
在語文課本中,凡是沒有標“*”的課文,都是需要精讀的課文,需要學生結合老師上課講解課文的方法,實踐運用到自己的精讀練習中。家長可以幫孩子梳理方法,比如熟讀,讀幾遍;默讀,怎樣提高專注度;如果需要背誦,是背誦和積累什么知識點?熟讀、默讀、背誦在課文學習中,也是語文老師上課重點講解的,單元閱讀主題,一般在單元的扉頁上有詳細的說明,別看只有一兩句話,仔細研讀這一兩句話,甚至抄寫幾遍,體會明確閱讀的目標,家長給孩子具體講一講為什么。這是精讀練習中,需要家長做的,強調以課本閱讀為中心,學到一個單元,家長結合單元閱讀訓練目標,幫孩子找到同類作者的文章,以供孩子的日常閱讀練習,同時還能節省時間,家長也了解了孩子的課本和閱讀重點。
3、建立語文閱讀思維方式
建立語文閱讀思維方式,這是需要家長和孩子進行日常溝通和交流的練習。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閱讀,那么就應該調整自己的時間規范,和孩子有讀后感的分享。如果家長既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閱讀,也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和分享,一說起來就滿是抱怨孩子根本不愛看書,語文學習的問題,其實是出在家長身上。小學階段的閱讀練習,其實就是在一篇篇精讀練習的過程中,讓孩子對語言文字“細嚼慢咽”,體會閱讀帶來的指導生活的意義,尤其是精讀的練習,更是關乎我們的語文成績。從三年級開始,家長就要逐步關注孩子的精讀練習,將精讀和泛讀結合在一起,幫孩子培養好課外和課內的閱讀習慣,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在日常的閱讀積累中,逐漸提高。
寫給家長的話:我們的家長,少一些“沒時間”的借口,多一些“伴讀”的輔導行為,利用好晚上的課余時間,打造家庭閱讀氛圍,家長放下手機,也拿起書本,相信每天有1個小時閱讀時間的家庭,孩子的語文學習成績是不會差的。關于精讀的練習,家長如有問題,都可以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