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午后時分,坐在明亮的教室里,6歲的周玥在老師輔導下,一筆一畫書寫新學的漢字。易地扶貧搬遷,讓周玥一家搬出大山、住進新居。在安置區度過的第一個暑期,周玥不僅學習到新知識,還交到新朋友。
卯家灣安置區的小朋友周玥(左)在寫字。新華社發文人林碧鋒攝
地處烏蒙山區,周玥家所在的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建設了66棟安置房,承接來自魯甸、巧家、彝良、永善、鹽津5縣的3.9萬多人,是云南省大型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一瞥。新華社發文人林碧鋒攝
“除了寫字,老師還教我們畫畫和唱歌?!敝塬h說,她最喜歡美術課。去年,周玥一家五口從魯甸縣新街鎮閃橋村搬入卯家灣安置區雨露社區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如今她的父母在離家不遠的工地務工,有著穩定收入。
今年暑期,卯家灣安置區結合實際,在雨露、春熙等4個社區開展“護苗”暑期陪伴成長活動,豐富社區兒童暑期生活、開發兒童潛能、培養興趣愛好,有效解決暑期部分家長陪伴不了孩子、輔導作業難度大的問題。
其中,雨露社區開辦的“護苗”暑期兒童陪伴班,招收了38名小朋友,有4名大學生志愿者當輔導老師,開設了作業輔導課、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德育課、書法課等課程。
輔導老師羅安巧(左)在幫小朋友輔導功課。新華社發文人林碧鋒攝
“班里的孩子剛來時比較靦腆,現在很活潑?!?9歲的輔導老師羅安巧是云南師范大學的學生,她家也在去年從永善縣大興鎮駱丘村搬入雨露社區。這個暑期,羅安巧主要幫孩子們輔導語文、數學和美術等課程。
羅安巧說:“學習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學會溝通交流……我希望孩子們在這個夏天能學到更多書本之外的知識?!?/p>
卯家灣安置區的小朋友們在課間玩耍。新華社發文人林碧鋒攝
依托社區婦女兒童之家,班級活動室配備了少兒、百科、科普、勵志等各類圖書,還有乒乓球桌、蹺蹺板、滑梯等設施。課間,孩子們一起打乒乓球、下五子棋、做手工,歡樂的笑聲不時在教室里回蕩。
7歲的萬耀源喜歡下五子棋。從老家永善縣大興鎮搬到卯家灣安置區之前,他從未參加過此類暑期活動。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萬耀源如今在卯家灣九年一貫制學校上小學一年級,他父親在安置區周邊務工,母親在家照顧年幼的妹妹。
“遇到我不會寫的字,老師會耐心地一遍遍寫給我看?!逼鸪酰f耀源只認識班里的四五個小伙伴,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和同學們都成了好朋友。他說:“我同小伙伴們一起做作業、看書、畫畫、玩游戲,下了課走幾分鐘路就能回家?!?/p>
雨露社區工作人員湯春芳是此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也時常參與課程輔導。她說,班里的輔導老師和孩子都來自卯家灣安置區的搬遷家庭,學生年齡在6歲至14歲之間,輔導老師主要是大學生志愿者。
雨露社區工作人員湯春芳(右)在幫小朋友輔導功課。新華社發文人林碧鋒攝
“來到新的環境,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度過一個快樂而充實的暑期?!睖悍颊f,一個月來,許多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培養了新興趣,性格也更加開朗?!昂⒆觽儗W會了感恩、溝通與分享,有學生從家里帶來糖果分給大家吃?!?/p>
夕陽西下,孩子們完成一天的課程,排著隊揮手與老師道別。
周玥的母親范科敏拉著女兒的手說:“她在這里很開心,我們也很安心?!保òl文人林碧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