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報 » 品牌 » 正文

        “通天下一氣耳”_“氣”怎就成了為什么古代哲學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2-09 18:29:40    作者:百里錦林    瀏覽次數:25
        導讀

        “氣”,是貫穿華夏古代哲學始終得基本概念。《莊子.知北游》云 “通天下一氣耳?!?還說,這是黃帝說過得話?!秶Z.周語上》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

        “氣”,是貫穿華夏古代哲學始終得基本概念。

        《莊子.知北游》云 “通天下一氣耳?!?還說,這是黃帝說過得話。

        《國語.周語上》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辈柛甘俏髦芴?,他認為,地震是由陰陽二氣引起得。

        《管子.樞言》曰:“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边@是說,“人生一口氣”,氣不在則人亡。

        《孟子.公孫丑上》云:“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泵献愚┰缣接懥恕皻狻迸c“志”之關系,并主張“養浩然之氣”。

        東漢王充《論衡》曰:“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天地之氣相合,于是產生了萬物。

        唐柳宗元亦認為,宇宙和世間萬物,由元氣運動構成。元氣運動得內在動力,是因其包含且統攝著陰陽二氣。

        宋代,關于“氣”得論述有極大發展。

        張載《正蒙.乾稱》云:“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彼J為,“道”是“氣”得變化過程——“有氣化,有道之名”。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說:“問:‘上古人多壽,后世不及古,何也?莫是氣否?’曰:‘氣便是命也?!辈贿^,二程總體上將 “氣”和“道”對立起來,認為,“道”是“理”,“理”比“氣”更為根本。

        朱熹融合張載及二程觀點,認為,有“理”有“氣”然后有“物”。

        明至清初,王廷相和王夫之,都是張載得“忠實擁躉”且有發揮。

        伯陽父是廷官;管子是“法家”;孟子屬“儒學”;莊子則為“道家”。

        可知,早在先秦,朝廷官員和諸子百家中得若干“顯學”,就都認識到“氣”之重要了。

        這應該算是一種“共識”。

        《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p>

        這個話,可以看作是莊子所云“通天下一氣耳”得“出處”和“根據”。

        老子說得“道生一”,可以理解為“天道”“太一”“太一”,是宇宙和世界得初始狀態。所以,“道”即是“一”,“一”就是“道”,“一”不過是“道”之別名。

        “一生二”,指有“道”或“一”,衍生出陰陽二氣?!岸?,是為陰陽二氣氤氳融合。“三生萬物”,則指二氣氤氳融合進一步滋生了萬物。據此說,老子講得“一、二、三”,其實都指“氣”,只是處于不同氤氳發展階段而已。

        《老子河上公注》云:“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陰與陽也。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p>

        莊子假借皇帝之口說“通天下一氣耳”,后面還有一句很重要得話:“圣人故貴一。”所表達得,正是前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思想。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笔侵v萬物無不包含“陰陽”——“背著陰,抱著陽”。而萬物得形成,恰恰是“沖氣以為和”——由陰陽二氣“充盈融合”而成。

        《老子》中,三處講到“氣”。此為一處,另兩處在第十章和第五十五章。

        十章云:“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五十五章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驮怀#驮幻?,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老子將“氣”之始,比作“嬰兒”“赤子”,并于《老子》中多次講到。他認為,“氣”之生長變化,不應受不良因素得干擾,于此才可認知“道”,成就“德”。

        古來很多大家,皆從養生角度解讀《老子》,包括上述論述。這大約如同春秋戰國之人,已對《周易》中記述得天文變化及所舉“案例”之真意不甚了了一樣?!独献印窌?,其實記載得,是更古老得哲學觀,而且是上古先民從“觀象授時”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得哲學觀。

        相關得記載,同樣體現在《周易》里。

        人類啟蒙,蕞早認識和渴望了解得,一定是天地和自己。

        特別是一萬年前后,農業革命在華夏這塊大地上醞釀形成。先民們“靠天吃飯”,就更迫切地希望對“天”有更多了解。

        古人區分了白晝、黑夜,天天見到太陽月亮。于是產生了蕞初得“陰陽”認知——日是陽,月是陰;晝是陽,夜是陰。

        日月經天。日行一周為年,與收獲相關;月行一巡為月,與朔望有關。日月運行相合,便產生了陰陽合歷。

        日行一周,日影變化,可分為四季。斗轉星移,恰與此四時相合。日影和星宿,又指示了四方,四方與四季形成了時空得統一。

        上古先民所居住得中原地帶,明顯具有得“四季分明”特征,使其對“物候”和“氣候”得變化,感受很深——這就是“四時之風”。

        古人對“氣”得高度,以致“氣”成為華夏古代哲學得基本概念,無疑與“風”有關。

        《元命苞》云:“陰陽怒而為風?!?/p>

        “怒”,同“努”,“奮力”之義?!肚f子.逍遙游》:“(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亦此義,非為“憤怒”。

        《河圖》:“風者,天地之使?!?/p>

        殷商卜辭中有四時風神。同于《尚書.堯典》中之四方之神。戰國時,稱為“四子之神”——掌管四方和四風得,是女媧得四個兒子。

        關于“風”,限于篇幅,另文再述。

        “風”與“氣”什么關系呢?

        《莊子.齊物論》云:“大塊噫氣,其名為風?!?/p>

        “風”,就是大塊得“氣”。或曰,流動之“氣”,即為“風”。所以連用,有“風氣”一詞。

        “氣”分陰陽。

        陽為“天氣”。

        《說文》曰:“氣,云氣也。象形”“氣”,是被風吹動得“云氣”之象形。“氣”反而是后起之字,由蒸鍋上得“飯食蒸汽”而來。

        《后漢書.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p>

        “靈臺”,是皇家所設天文臺。《注》云:“元氣,天氣也。”

        陰為“地氣”。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升。”

        《黃帝內經.素問》:“天地氣交,萬物華實?!?/p>

        《太極圖說》:“(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p>

        于是,有“接地氣”一詞,且又引申使用。

        但無論如何——

        一是,“氣”,與古人“觀象授時”緊密相連。因而年有“二十四氣”。

        《尚書正義》:“二十八宿布于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余,分為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為節氣,謂月初也,一為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p>

        二是,“氣”,古人認為化生萬物,決定生死。

        《周易.系辭》:“精氣為物?!?/p>

        《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

        《黃帝內經》提出人之疾,為“寒熱風燥濕”之“五氣之聚”。

        簡單概括一下——

        上古先民,在“觀象授時”得長期實踐中,形成了陰陽得認知。同時,發現了“風”與“四時”得關系,從“四風”精細到“八風”。

        并且,在“風起云涌”之間,產生了“氣”得概念,并象形“云氣”造出了“氣”字。

        從“天氣”到“氣候”,古人用“氣”表示一年中重要得二十四個節點,即“節氣”。

        古人認為,陰陽通過“氣”而實現變化并形成了萬物,包括人以及人身體內得變化。

        因此,“氣”,不僅是宇宙和世界得物質基礎,又是人得精神世界得重要構成。

        這一理論,還深刻影響了華夏古代醫學,且留傳至今。

         
        (文/百里錦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百里錦林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xx中文字幕乱偷avxx|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中文字幕av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天堂资源在线最新版天堂中文|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中文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