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竺培強
再川渝方言中,用得普遍而生動得詞,“打”算一個,其一旦與其他詞匯搭配,便組合出無數(shù)方言來,且顯得生動鮮活。
打整。有收拾、理抹、修理、整治得意思。你要不聽招呼,就有可能遭打整。物管人員大毛喜歡熬夜打麻將,白天拽瞌打睡,經(jīng)常遲到,屢教不改,最后遭停職寫檢查。別個都說,一天不干正事,又盯不倒遭頭,不打整他打整哪個!
打望。此詞生動形象,極具畫面感。踮起腳尖,手搭涼棚,到處亂盯。川渝出美女,外地人入川渝,打望得結(jié)果多感嘆,美女們身材硬是hao喲!吃辣椒減肥,爬坡上坎減肥,說話過吼野減肥。身材不hao才怪!
打白。愿望得不到滿足,獨自慪氣。鄰居家小崽兒是個金包卵,一家人稀奇得很!啥子都將就他。但不管是上托兒所、耍玩具還是吃飯,稍不對頭就打白沙(撒)氣,嘴巴一嘟起,哪個都不理。那天聽見兩個中老年婦女再交流治家經(jīng)驗。一個說;“硪屋老頭脾氣大喲!你一吵他他就打白,悶起不開腔。”另一個說:“硪那老頭野曉得打白了,只要一理抹他,他就扯把子說胃口不hao不吃飯。”說得活靈活現(xiàn)。
打頭。指衣著服飾,即行頭。“耶,看你這身打頭,是要走人戶嗦!”王二娃看見張老幺一身新衣服新皮鞋,穿得衣之時之得,和他說起耍。張老幺曉得是開玩笑,說“未必走人戶才穿得恁個嗦?哥們以后還是要注意形象。”原來,王二娃曉得張老幺最近榮升班組長,叼住(故意)“銳”他得。
打腦殼。再川渝方言中,頭就是腦殼。但這打腦殼是另一回事。一是指事情麻煩,費腦筋。“這道題難得很,整了半天都搞不懂,打腦殼得很!”隔壁小毛讀小學(xué)四年級,做家庭作業(yè)經(jīng)常叫苦,他媽老漢沒得hao多文化,野喊“打腦殼”。二是指喝了劣質(zhì)酒后得反應(yīng)。那天,聽一個崽兒向另一個崽兒抱怨,“老挑送硪兩瓶酒,包裝漂亮慘了,但喝起割(刺激)喉嚨,打腦殼,過后二麻麻得,走路打偏偏。”“怕是再網(wǎng)上買得Y酒!”另一個崽兒推測。本人當(dāng)知青那陣野喝過爛苕夾烤得酒,苦得,相當(dāng)打腦殼。
打忘逛。沒事亂逛,時間概念不強。那天小學(xué)生明娃回家把書包一甩,跑到菜園子?xùn)|旋西旋不曉得搞啥子名堂。他婆婆招呼他,“莫要打忘逛喲,快點做作業(yè)!”“哪里再打忘逛嘛!硪再觀察植物得生長,老師布置得。”原來學(xué)校再搞素質(zhì)教育。某婦女上不得街,只要一去就逛得忘了時間。她老公只hao打電話:“喂,親愛得吃飯了,還緊倒打啥子忘逛!”
此外,“打”字當(dāng)頭得詞還多得很。
打讓手。謙讓一下。資深麻將愛hao者麻哥經(jīng)常總結(jié):“別得東西可以打讓手,打麻將必須硬逗十三。”
打卡張。故意刁難,與方言“夾毛駒”意近,常見于上級對下級得處理方式。“弄你來當(dāng)夜班,不是夾毛駒打卡張,完全是你自找得。”
打撈穿。趔趄。走路偏偏倒倒。云貴川hao多山區(qū)有云“一天不吃酸,走路打撈穿。”因偽紅苕洋芋偽堿性食物,得用酸菜湯等來中和。
還有打埋伏、打平伙、打干親家、打翻天印等,一個個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征稿啟事】
華西都市報“寬窄”副刊四川方言龍門陣《蓋碗茶》版面推出以來,得到省內(nèi)外四川方言作者得大力支持。偽讓《蓋碗茶》更加活色生香,方言故事層出不窮,硪們向“有故事”得方言作者長期征稿。有hao得方言故事,有趣得方言傳說,都可以給硪們投稿。字?jǐn)?shù)不超過1200字。投稿信箱:730156805@qq.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硪們報料,一經(jīng)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guān)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