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硬不硬,除了前期的使用技巧和保養之外,還有一段車子的"考驗期"。買車不僅是投資產品,更是一輛消耗品。所以說,既然已經買了車,那么就把車子的價值最大化。究竟是開足6年賣掉劃算,還是開到報廢劃算呢?
為什么要開到6年,那么還是要看車子的保值率。如果要賣掉車子,那么開足6年是最具性價比。而且買車就要看保值率,不僅要看車子本身的品牌、性能、配置高低之外,有一個公認的保值率公式,而其中3-6年的保值率相對穩定,所以選擇6年賣,再合適不過了。
那我們來說說開到報廢,這種極端的情況。現在交規廢除了強制報廢的機制之外,車子正常行駛來說,開到6-8年就已經差不多了。開到報廢,那么中途就少不了幾次大修。就拿銷量常年第一的大眾朗逸來說,最低配的車型,落地要8萬多左右,小修1千到5千,大修約是8千到2萬。8年內,來幾次小修和一次大修,前前后后都得花落地價一半的錢。
究竟開到6年就賣,還是開到報廢,有部分老司機有一個更精明的選擇,那就是把車租出去。你別說,現在還真有這樣的模式。有一些上班族或者學生出去玩或者旅行,但是沒有車,車主也用不到車,就把車租出去,這樣一舉兩得。
個人更偏向于,把車子開到適當車齡了,就應該把車賣出去。開到報廢是非常極端的做法,而且中間來幾次大修,那么車子也就不存在本身的性價比,反而是一個消極的產品。各位老司機有更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區留意,幫更多的車主解決一下這個麻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