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又叫龍?zhí)ь^,也叫春耕節(jié)、青龍節(jié)、挑菜節(jié),古時,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風俗活動來祈求一年的豐收和平安。都有哪些活動呢?一起到古詩里來看看吧:
1. 春游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這首詩寫的是二月二日詩人春游的感受。
詩人說:二月二日這一天春游到江上,雨后初晴,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發(fā)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河渠縱橫交匯的十字河口,一群少年不顧老人們“春要捂”的說法,早早地脫出去了厚厚的冬裝,身著春天氣息的輕衫,呼朋引伴、鮮衣怒馬地行走在綠楊蔭里。
2.挑菜
《二月二日挑菜節(jié)大雨不能出》
【宋】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jié)泥深人未行。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這首詩寫的是宋代挑菜節(jié)的習(xí)俗。
詩人說:每年二月二日這天,我都要采來青菜燒一鍋肉菜湯。而今年的二月二日下了大雨,地上濕滑,沒能出去挑菜回來做羹湯。只是坐在家中,回憶故鄉(xiāng)菜園中那生長旺盛的蔬菜,仿佛又聽到引來春水的轆轤的聲音。
3.吃“撐腰糕”
《撐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饒,撐腰相勸啖花糕。
支持柴火憑身健,莫惜終年筋骨勞。
這首詩寫的是吃“撐腰糕”的習(xí)俗。
詩人寫道:二月二這一天春天的氣息正濃,人們互相勸說著吃花糕,據(jù)說吃了后腰板可以更結(jié)實。老百姓擔柴燒火憑的就是腰板結(jié)實,有了健康的身體和結(jié)實的腰板就再也不怕一年到頭勞作的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