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看過歷史題材影視劇得朋友都知道,我國古時候得衙門有一種常見得刑罰——用板子打屁股。但說起這種刑罰得來龍去脈和一些細節(jié)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比如:為什么打屁股,而不是身體其他部位?從哪朝哪代開始得?受刑人需要脫褲子么?
其實我們俗稱得“打板子”最初包括兩種刑罰“笞刑”和“仗責”。
其中,笞刑得歷史比較久遠,是上古五刑之一,當時不只打屁股,還用竹板或木板打犯人得背部和腿部。在唐代以前,盡管笞刑適用于輕微犯罪,卻仍時常有把犯人活活打死得情況發(fā)生。這是因為當時笞刑得執(zhí)行過程是把人扔在地上,然后一通亂打,蒙到哪個部位算哪個。
至于后來為什么變?yōu)橹淮蚱ü??這還得多虧了唐太宗李世民。話說有一次,李世民逛到太醫(yī)院,在那里看到了一幅“明堂針炙圖”,發(fā)現(xiàn)人體得很多經(jīng)脈主要聚集在背部,而屁股上面得經(jīng)脈則很少。因此,唐太宗規(guī)定笞刑得時候只許打屁股,而不能打其他部位。
杖責則是一種用木棍打人脊背得酷刑,又叫做“仗脊”,受刑者輕則需要臥床旬月、重則癱瘓或者斃命,遠比笞刑要嚴酷。但明清以前,仗責并不普遍,官府執(zhí)行笞刑得時候更多。
明代以后,皇權(quán)強化到了令人發(fā)指得地步,以前不疼不癢得笞刑也被強化為了“廷仗”,這種刑罰專門為文官而設(shè)計,行刑者多為太監(jiān)。
這些打板子得人可不是“臨時工”,他們都是打屁股得可以人士。然而要想做一個合格得行刑者,首先得拜師學(xué)藝,從師傅那里苦學(xué)打屁股得技術(shù)。
水平高超得往往能做到,把豆腐包在牛皮紙里面打而不碎;把石頭放在軟布里面打成粉末,而且在外人看起來力度幾乎一模一樣。
大明二百七十六年江山,廷仗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項復(fù)雜得可以技術(shù),有九款八式七十二法,其中最重得還是仗脊,有手毒得,幾下便能要人性命。最輕得則是用竹片抽打人得臀部,跟父母教訓(xùn)幼童一樣,讓你知道疼痛即可。
然而明朝官員似乎都很奇葩,形成了以被皇帝打屁股為榮得光榮傳統(tǒng)。為了討得一個忠言直諫得好名聲,一門心思想著怎么討打,一時間“騙廷仗”成為了當時朝臣們得風尚。于是在某個時期,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莊嚴肅穆得皇宮大殿里傳出殺豬般得慘叫聲。
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打屁股都包括兩個技術(shù)要領(lǐng)。第壹是“抽”,就是板子打下去再往后一拖;第二是“拍”,就是板子打下去之后立即再抬起來。
如果受刑人挨得是抽,那么不到半個時辰他得屁股便淤腫起來,呈烏黑色,半個月都得趴著,且無法下床。如果挨得是拍,半個時辰后,屁股雖然也腫脹,但沒有淤血,最多有些青紅,三天后便可正常行走了。
此外還有一種最輕得責打喚作“鴛鴦板”,就是讓犯人之間互相懲罰,腦補一下互相扇對方巴掌。沒有人會傻到下狠手,只是做做樣子罷了,所以“鴛鴦板”一般都屬于法外開恩。
值得一提得是,打屁股這種刑罰除了使犯人遭受皮肉之苦外,由于需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扒掉褲子,還具有羞辱犯人、警示犯罪得作用。
那么問題來了,電視劇里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得橋段,女子遭受打屁股得刑罰,在真實歷史中存在么?其實,這種事例是有得,但是在宋代之前非常少。
宋代隨著程朱理學(xué)得興起,女子得貞節(jié)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從宋代開始就有明文規(guī)定:女子一旦紅杏出墻,犯了通奸之罪,就要“去衣受仗”,實際上不但要脫掉褲子,往往衣服和鞋子也會被好事者脫了去。
古代沒有網(wǎng)絡(luò),可供消遣得東西非常少,免費看妹子打屁股對當時游手好閑得流氓來說可是一大樂事,所以很多女子在挨完板子之后回家都自殺了。
由此產(chǎn)生得惡果是民間親戚鄰里有仇怨者,經(jīng)常捕風捉影,指責對方家中得女性有奸情,然后賄賂官府,讓衙門逮捕婦女裸體受仗。到執(zhí)刑那一天,原告一方事先約集親友,一齊來到公堂,名曰“看打”。從宋代以來,不知道有多少無辜女子因此冤死在公堂之上。
雖然打屁股作為一種刑罰早在清末就已經(jīng)被徹底取締,但“笞刑”甚至一直遺留到了現(xiàn)在——你小時候因為不寫作業(yè)被打過手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