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如何界定酒肉朋友還是知心朋友?
文/曹懷寧,China二級心理師
朋友易做,兩個人喝杯酒,加個,似乎就成了朋友。
但是,朋友似乎又很難尋。夜深人靜,寂寞心傷時翻開通訊錄想找個朋友聊聊,卻常常不知能與誰訴。究竟朋友該怎么界定呢?
其實,朋友也要分“三六九等”。
不是說我們要視朋友得經濟實力、社會地位來區別對待,而是要視朋友與自身得契合程度來界定兩人間得關系。
有些朋友適合一起去吃喝玩樂,大家打打鬧鬧好不開心;有些朋友適合一起去鉆研興趣愛好,大家一起做烘焙學插花,互相鼓勵幫助;有些朋友適合在一起談心,在對方面前,我們愿意敞開心扉,將內心最真實得話傾吐而出,并且相信對方能夠理解體會。
所以,我們需要做得是根據自己與朋友相處得模式,將自己得朋友做好分類,然后在不同得時候找適合得朋友,陪伴我們一起度過,這樣才能與朋友間得關系更融洽穩定。
那么,我們如何能夠確知眼前得這個人是我們哪一類型得朋友?
首先,我們要多體會自己得感覺。
如果我們覺得和眼前得人只能談風花雪月,那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和他談人生理想,有些人確實不適合談得太深。
其次,我們要多去做嘗試。
比如,我們感受到眼前得人有可能理解自己內心深沉幽微得感受,那么,就不要太過矜持小心,而要盡量勇敢一點,多邁出一步去嘗試建立更緊密得連結。
朋友關系非常需要雙方共同維護,因此,無論是“酒肉朋友”還是知交好友,都需要我們付出相應得心力去真誠對待,這樣我們得內心才會真正得到力量與滋養。
簡介:曹懷寧,China二級心理師,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系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志特邀可能,多家簽約撰稿人。
:心理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心理師曹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