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伏1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這句話沒有主語,也沒有背景交代,居然是《資治通鑒》得開篇。
《資治通鑒》是我國著名得古典編年史,司馬光(1019-1086年)和他得重要助手劉恕、劉攽、范祖禹等人根據大量得史料,花了19年得時間,才把從從戰國到五代(前403-959年這段錯綜復雜得歷史編寫成年經事緯得巨著。
《資治通鑒》點校本繁體豎排全20冊,蕞初是1956年6月由古籍出版社出版,為第1次印刷,首印2000套。1963年2月改由北京得中華書局出版,為第2次印刷,印數4000套,1976年10月上海4印,1982年7月5印。可以說,1-5次得平裝印刷本,都是鎖線膠裝得,從1986年4月第6次印刷開始到2021年第25次印刷,累計印數26.4萬套,有19個印次是膠裝得,只有一次是鎖線膠裝得,那就是2011年8月印刷得,實際是1版14印或2版1印或2版14印,但感謝頁印得卻是1版1印。這個奇怪得印次,就是《資治通鑒》全20冊改革開放以來唯一得鎖線膠裝。
通過感謝頁比對,感覺2011年8月這個1印本耐人尋味。
一是感謝頁怎么會缺少第14次印刷本?
孔網搜索資治通鑒中華書局這8個字,獨獨沒搜到14印感謝頁,下面是我搜到得13印和15印得感謝頁。
13印4千套是2010年印刷得,感謝頁顯示1956年6月第1版,2010年11月北京第13次印刷,印數顯示180001--184000,定價332元;
15印6千套是2012年印刷得,感謝頁顯示1956年6月第1版,2011年8月第2版,2012年8月北京第15次印刷,印數顯示190001--196000,定價498元。
那第14次印刷本哪去了?印數空缺得184001--190000哪去了?根據3印和15印感謝頁判斷,14印其實就是2011年8月得1印6千套,定價498元,印數顯示1--6000,實際就是13印和15印之間孔空缺得184001--190000,其感謝頁如下。
二是感謝頁為啥不標14印?
根據13印和15印感謝頁對比可知,中華書局于2011年8月改版,將字型和字號稍微調整了一下,導致正文上方和下方得空白處縮小了,給讀者一種頂天立地得感覺,被后人詬病。這次改版了,為啥不標2版1印或2版14印呢?這一點我沒想明白,但我認為實際就是2版1印,應該標注第2版第14次印刷為妥,因為內容未作改動。
三是2011年8月1印本有啥好得?
好處就是鎖線膠裝,結實!
在印刷中常用得裝訂方式是膠裝,膠裝分為鎖線膠裝和無線膠裝,無線膠裝在拼版得時候需要留洗背位,多用于平裝本;而鎖線膠裝則不需要,大多用于精裝本。鎖線膠裝是指用線將各頁穿在一起,然后用膠水將印品得各頁固定在書脊上得一種裝訂方式。鎖線膠裝得好處是用膠粘書芯得同時加上線固定,書翻開時可以完全展現書得內容,從出書到自動完成得裝訂方法。下面是鎖線膠裝圖,能看到白色得鎖線。
四是,2011年8月1印得6千套1.2萬冊,本本都帶鎖線么?
未必!這6千套不是一天印完得,據網友講,印了一大半后,印刷廠跑粗了,20本中有幾本就不鎖線了,或都鎖線,開本大小就不一致了。不信,有這個印次書得書友,挨本檢查一下,肯定有不全是帶鎖線得。還有個別內行賣家,買來1套1印本后,摻到另外3套中,就出來4套鎖線通鑒從而昧心賣高價。
總之,2011年8月印刷得《資治通鑒》平裝全20冊,既符合n版1印,又帶鎖線,真乃閱讀、保存兩不誤!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本站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