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以方便著稱得預制菜贏得眾多消費者青睞,并在二級市場備受矚目。
多只預制菜概念股在2022年1月持續上漲,國聯水產、得利斯等相繼出現“3連板”、“7連板”,熱度至1月下旬才逐漸回落。與此同時,“預制菜第壹股”味知香橫空出世,水產預制菜鮮美來提交招股材料,多個預制菜品牌獲億元融資,就連瑞幸前董事長陸正耀也要入局孵化項目。
一時之間,農業、速凍、餐飲、零售以及可以預制菜企業都盯上了預制菜,這五大產業逐鹿萬億預制菜賽道,誰會是蕞大贏家?
預制菜概念股走“紅”
2022年1月,預制菜火了。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1月1日至1月17日,A股預制菜概念股指數上漲178.96%。消息面上,1月11日,得利斯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稱,預計公司2022年預制菜營收規模達到約12億元,是2021年4億元營收得3倍。同日,國聯水產宣布與盒馬鮮生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在水產預制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合作。
1月12日起,得利斯連續收獲7個漲停板,股價從6.65元拉升至12.98元,國聯水產收獲3個漲停板,4個交易日內股價漲幅達到89%。此外,32只預制菜概念股中,海欣食品、福成股份、惠發食品等多股也出現連續漲停。感謝計算,在1月12日至1月17日5個交易日內,預制菜概念股漲幅達到147.54%。
一路高走得預制菜概念股也引來深交所。1月16日、1月19日,深交所先后向國聯水產、得利斯下發函,要求公司說明預制菜相關業務情況。
對此,國聯水產回應稱,2021年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預制菜占比,但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預制菜營業收入占總體營業收入比重仍較少。前年年、上年年,國聯水產預制菜實現營業收入7.3億元、6.34億元,占比13.69%、16.24%。2021年前三季度,國聯水產預制菜實現營業收入5.77億元,占比17.49%。
得利斯則表示,近幾年公司將預制菜作為戰略發展主方向,在華夏范圍內布局,以豬肉預制菜和牛肉預制菜等產品作為主推產品,深耕餐飲連鎖、商超、社區團購等銷售渠道,與理象國、杭州味泰、廣東恒興水產等頭部規模企業進行合作,開展產品聯合研發。前年年、上年年,得利斯預制菜實現營業收入2.71億元、3.6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得利斯實現預制菜營業收入2.7億元。
函接連抵達得同時,預制菜概念股熱度在1月下旬逐步回落。不過相關券商對預制菜得未來仍持看好態度。山西證券分析師和芳芳在研報中稱,臨近春節,多地政府就地過年得倡議催生預制菜需求,未來3-5年華夏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爸胁凸I化、標準化生產需求驅動預制菜B端市場擴容,外賣滲透率提高、家庭結構變化促使預制菜C端不錯增加。”
市場熱錢涌入
有食品從業人士告訴感謝,當下炒得火熱得預制菜并非近兩年才出現。預制菜也被稱為半成品菜,2000年前后華夏就有企業生產相關產品,主要面向B端客戶,有配菜也有調料包。近幾年面向C端銷售,“預制菜”概念開始被反復提及。
國海證券研報指出,從2014年外賣行業蓬勃發展,到上年年疫情催生家庭端消費需求,預制菜行業由速凍米面等極少數品類拓展至多種菜品,形成由B端延伸至C端消費者,由一線城市逐漸下沉得樹形發展路徑。目前預制菜行業規模超2000億元,相關企業超7萬家,近5年涌入大量市場參與者。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華夏區北京總部電商部資深副總裁張國強向感謝分析,預制菜近期突然備受,“看上去是偶然,實際上是必然”,一方面,生產主體前期已經準備好進入賽道,另一方面,疫情防控背景推動了預制菜需求加快增長。
泰森華夏產品總監張赟也認為,預制菜變火,疫情起到了很大得助推作用,“不能外出吃飯得時候,預制菜得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蓖瑫r,預制菜是以肉類為主得大菜,適合正餐場景,且具有便利性,與外賣形成互補,共同滿足當下消費者得飲食需求。
當預制菜成為新藍海,資本熱錢紛紛涌入。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預制菜賽道中,珍味小梅園、猴爺餐飲、小牛凱西、麥子媽等9家預制菜企業獲得融資,金額在百萬元至億元不等。2021年4月,味知香登陸A股,成為國內市場“預制菜第壹股”。2021年11月,鮮美來遞交招股材料,搶跑水產預制菜IPO賽道。
2022年開年,預制菜需求直線拉升。1月中旬,China發展改革委發布得《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得通知》中提到,鼓勵提供多品類套餐、自主配餐、網上預訂年夜飯食材等服務,鼓勵制售半成品和“凈菜上市”。
需求面打開得同時,資本市場熱錢繼續涌入。2022年1月,中餐預制菜連鎖門店品牌“銀食”完成險峰長青唯一投資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珍味小梅園宣布完成由百度風投領投得1億元B+輪融資。而由瑞幸前董事長陸正耀創立得舌尖科技集團也在孵化預制菜新項目“舌尖工坊”。
速凍企業快速切入預制菜賽道
風口之下,與預制菜相關得上下游企業紛紛拿起湯匙,前來分羹。2022年1月,感謝查詢電商平臺以及走訪北京市場發現,當下預制菜賽道大致有五類入局者——國聯水產、得利斯、正大、泰森、龍大美食等農業食品企業;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千味央廚等速凍企業;海底撈、西貝、廣州酒家、金鼎軒等餐飲企業;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永輝超市等零售企業;味知香、好得睞等專做預制菜得企業。
山西證券研報指出,比起外行跨界而言,可以預制菜公司產品開發能力較強,往往擁有代表性大單品,如味知香得牛仔骨、聰廚得梅菜扣肉等。同時,感謝注意到,外界入局者主要做與原領域相關得預制菜,而專做預制菜得品牌在菜式選擇上則有更多可能性。味知香也曾在招股材料中指出,除了肉禽類、水產類等主打產品外,還有蔬菜類、禮盒類產品,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
不過,可以預制菜企業運輸環節得保鮮問題常被消費者。感謝在天貓、京東等平臺發現,在部分預制菜品牌得購買評論中,往往會出現“冰袋化了”“希望可以加強冷鏈”等反饋。此時,速凍行業入局預制菜得優勢得以凸顯。
一位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向感謝表示,速凍企業得優勢正是冷鏈和加工,熟知哪些菜品應該冷凍到什么程度,菜品還原度好。2022年,速凍食品頭部品牌三全食品推出意式肉醬料理包,布局預制菜領域。安井食品也推出“如虎添翼”預制菜肴新年禮盒,旗下凍品先生還有多款預制菜單品。速凍品牌理象國也在春節前一舉推出金湯佛跳墻禮盒、盆菜禮盒和10道年菜禮盒等年夜飯預制菜產品。
凍品先生預制菜產品。/感謝 郭鐵
理象國向感謝介紹,“預制菜一般來講有即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四種類型,常見得速凍水餃、速凍云吞、小酥肉等菜肴都是廣義上預制菜得主流品類,品牌早已切入。”對當前得預制菜概念而言,自身得競爭力一方面在于真材實料得產品力,另一方面正是在于成熟得冷鏈運輸系統。
雖然資本市場上得預制菜概念被炒得火熱,但部分速凍企業仍持觀望態度。一位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向感謝表示,目前預制菜資本有點過熱,標上“預制菜”股價就漲,但現在吹出得牛要用將來得業績來兌現,“很多人鼓動我們往預制菜上靠,但我們比較謹慎。生產制造需要周期,不少企業在行業還沒成熟時就上了設備,存在一定風險,不要有暴發戶心態。”
農業企業攜原料優勢入場
2021年入局預制菜C端市場得正大也認為布局需要穩扎穩打。張國強表示,正大此前已有長期面向B端做得預制菜,2021年2月,正式推出了面向C端得預制菜品牌“正大廚易”。想要消費者長期復購,就需要行業內得龍頭企業不要把預制菜當成一時得熱度,一時得風口,而是當作長期得事業去經營。如果說產品質量和體驗不好,消費者就不會有復購了,他不光會對當時買得品牌不滿意,對整個品類,對整個預制菜行業都會不滿意,影響整個行業發展,“目前,我們對預制菜行業得發展趨勢還是相當有信心得。”
正大推出得預制菜產品。/感謝 王思煬
除正大外,國聯水產、福成股份等頭部農業企業都已面向市場推出預制菜產品。而在2021年12月,“龍大肉食”為進軍食品領域更名“龍大美食”,同時宣布擬在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進口肉類精深加工及調味品生產項目,生產冷凍調理食品、預制半成品菜、預制成品菜、調味品等。 龍大肉食當時向感謝表示,公司得食品板塊也將聚焦于預制菜賽道。同時,會把養殖、屠宰作為食品業務得重要支撐,進而保障原材料得成本控制。
2022年初,泰森上市預制菜新品“慢燉雞湯”系列,稱能解決燉煮幾個小時得困擾,適合家庭或單人食用。泰森華夏產品總監張赟稱,“泰森得新品在不斷調整和觀察中,我們希望全面擁抱預制菜體系,BC兩端同時發力?!?/p>
華夏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1月21日向感謝表示,肉企入局預制菜得優勢在于,無論豬價高低都能保證原料供給。另外,大企業生產會遵循統一得質量標準,使得產品品質和數量都有保障。不過行業都有門檻,肉企進入預制菜領域也需要面對復雜得區域營銷網絡,并非有資金就可以,需要探索相應得人才、自主技術和資金儲備等方方面面。對養殖企業來說,還是應穩步布局,在上游養殖已經發展到行業靠前水平、生產經營穩定性比較高得時候,再逐步進入下游環節。
作為產業鏈完整得農業龍頭,正大預制菜進入C端得過程相對順利,產品在線下已走入正大旗下卜蜂蓮花等超市,同時還在線上天貓、京東、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主流電商渠道售賣。以上游優勢保障原料質量得同時,張國強認為,還要針對家庭消費開發口味精良得產品,目前看制作難度大、耗時長得菜品前景會更廣闊一些。
餐飲主菜零售化
除食品企業外,預制菜賽道也吸引著眾多餐飲連鎖企業和新零售企業等相繼進入。
感謝注意到,在零售、餐飲入局預制菜得過程中,常會選擇與當地知名品牌合作,迅速適應市場。如每日優鮮在華北地區主推醬燜特色得紫光園、在華南地區主推蒸煮特色得廣州酒家,而在華東地區則主推新雅和同慶樓。金鼎軒、程府宴先后與天福號聯合推出金福菜肴系列、爐肉大燴菜。物美也曾與眉州東坡等餐飲企業合作預制菜。
與此同時,零售端也在嘗試升級供應鏈,打造自有預制菜品牌矩陣。永輝超市對感謝表示,永輝旗下得預制菜品牌“輝媽到家”首批10余款產品在江浙滬地區上市,采用定制化和標準化得菜品生產工藝,通過標準化SOP操作來保障菜品品質與安全。每日優鮮近期推出精品預制菜自有品牌“每日招牌菜”,主打有料火鍋,首批上線得風味羊蝎子、霸氣牛骨鍋等,入選預制菜品類中銷售額Top3。叮咚買菜也推出“叮咚大滿冠”“蔡長青”等針對不同場景得多個自有品牌,并在去年實現預制菜系列華夏不錯超1億份。
不過,餐飲、零售端想要完全打入預制菜賽道,還需突破一些壁壘。華夏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曾向感謝表示,食品安全監管、供應鏈配送,以及不同烹飪方式對口味得影響等,都是相關行業進入預制菜領域面臨得問題。
華夏商業聯合會可能委員會委員賴陽向感謝分析,預制菜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消費者對預制菜得了解和購買概率仍有限,超市和生鮮電商擁有渠道推廣優勢,通過展示、售賣預制菜產品,有助于提升人們對預制菜得認知和接受度,提升消費欲望。但盡管擁有采購優勢,超市、生鮮電商在食品加工等方面得經驗積累也有限,在菜品研發創新、口味等方面沒有天然優勢,“預制菜會成為超市、生鮮電商得增長點,但很難成為核心增長點?!?/p>
對于賽道內各路競爭對手是否會給可以預制菜品牌帶來危機感,味知香曾回答投資者稱,預制菜行業才開始火起來,陸續有新得競爭對手切入賽道,這屬于行業正?,F象。目前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每個競爭對手都有自己得發展路線,有特定得產品結構、客戶群、銷售渠道及運營模式,彼此并不存在激烈沖突。
而在餐飲行業連鎖顧問王冬明看來,隨著疫情出現、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得改變,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資本加持下,預制菜成本有所降低,同時提升了預制菜得普及范圍與程度,賽道競爭也愈發激烈,預制菜得口味、價格、市場占有率將是品牌增加競爭壁壘得關鍵。
感謝 王思煬 郭鐵 秦勝楠 于桂桂
感謝 祝鳳嵐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