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空中客車與成都市及Tarmac Aerosave公司、歐航航材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華夏建立第一個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項目,該項目將面向各種機型,提供飛機從停放、存儲到維修、升級、改裝、拆解和回收得服務。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不低于60億元,擬選址成都市雙流區中商飛大飛機示范產業園以南,擬用地面積共計約1164畝,規劃建設停放127架飛機。項目預計2023年三季度建成投運,至2030年累計存放飛機685架、拆解飛機98架、客改貨飛機21架。
中電科航空電子公司研究員郭文瑾向第壹財經表示,一般民機得設計使用壽命30年左右,但是運營到15~20年,因為故障率和維護成本高就要考慮退役。這部分飛機可以改成貨機或者拆解后零部件再次進入航材市場,提升飛機得使用價值。
自上世紀90年代起,飛機拆解零部件作為二手航材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已從20%上升至上年年得90%。上年年二手航材市場達到全球航材市場得11%。有機構預計,后疫情時代,二手航材市場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增速高于全新航材市場增速。
目前,飛機拆解和二手航材貿易企業主要集聚在美國和歐洲。國內民航飛機得二次利用還未成熟。郭文瑾表示,國內企業有能力做飛機維修包括客改貨,但是一般止步于維修、大修,在飛機使用壽命得后半段,尤其是零部件進入二手航材市場就是空白。
成都市雙流區航空經濟局航空產業部副部長余茂霞向第壹財經表示,由于二手航材要取得適航證,二手航材要流通變現還比較困難等因素,國內航空回收市場還沒有形成規模和效益。
目前,國內擁有拆解能力得企業9家,拆解得飛機不足10架,且大多用于教學培訓,僅實現了發動機、起落架等少數大部件得再利用。
但是,國內卻有巨大得市場空間,這也是空客選擇在華夏落戶這一項目得原因。根據Cirium Fleet Forecast(睿思譽)上年年得預測,未來20年內華夏將有近2500架客機退役,其中約550架將改裝為貨機,約2000架將用于拆解。
近年來,China發改委與空客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航空航天產業合作發展峰會,持續深化雙方合作。前年年,China發改委與空客專項研究了飛機全程服務和循環利用問題,并確定在華夏選址建設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服務周期項目。
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副總裁、空中客車華夏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也表示:“未來20年,華夏飛機退役數量預計將呈指數級增長。空中客車致力于在華夏進行持續投資,這座由空客在歐洲以外建立得第一個一站式服務中心,將使空客在華夏飛機循環再利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
余茂霞表示,目前空客在法國建有這樣得基地,已經拆解了300多架飛機。成都得項目將是空客在歐洲以外建立得第壹個項目。與現有項目不同,該項目將大幅提升飛機回收利用率,目前,拆解行業平均水平為50%(按飛機重量計),該項目將達到90%。
在航空領域,主制造商擁有明顯得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擁有強大得產業吸聚能力。因此對于成都而言,不僅在于空客本項目帶來得巨大投資和未來得效益,更看重是該項目得對整個產業鏈得帶動作用。
天津是成功得先例。空中客車首條歐洲以外得飛機總裝線于2008年在天津啟用,總裝A320系列單通道飛機。2017年,空中客車A330完成與交付中心也在天津交付使用,這是空客在歐洲以外得第一個寬體機完成與交付中心。
天津空客總裝線落戶后,先后帶動了超過60個高端航空制造及維修項目、200多個航空服務項目落戶,吸引航空研發制造、航空維修、航空租賃、航空物流產業等300余家企業集群集聚發展,推動航空工業產值從2.2億元增長到上年年超1000億元,增長約455倍、年均增速66.5%。
“我們十分確信,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在提升雙流航空產業品牌、加速產業聚集上必將產生深遠影響。”余茂霞認為,項目落戶雙流,除了將補齊雙流航空產業缺乏環節,建立完整產業鏈外,更大得意義還在于推動航空維修和航空金融外溢產業規模提升。據測算,至2030年上述兩項外溢產業規模或將達到1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