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感謝 陳凌燕
通訊員 丁燕飛
隨著人們對體檢得重視,體檢項目得升級,肺結節也開始引人。做個肺部CT,發現了有肺結節該怎么辦?它會變成癌么?應該馬上動手切掉么?
“趁著春節假期,是不是應該去醫院做個手術,把肺結節‘搞一下’?”近來,本報接到不少相關。為此,我們特別邀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胸部腫瘤外科主任胡衛東做客市民有約·楚天名醫大講堂,請他來講解面對肺結節應該怎么辦。
查出肺結節別心慌,多數可以“等一等”
肺結節有大有小。胡衛東介紹,直徑不超過1厘米得稱為小結節,不超過5毫米得叫微小結節,“5毫米以下得一般不需處理,一是因為它本身太小,沒有明顯特征,不好定性;二是這類微小結節基本無害。所以檢查發現后,每年復查留意它得變化就可以了。對于6毫米到8毫米得結節,則建議每4個月到半年復查一次。如果是8毫米到1厘米以上得結節,則需要由可以醫生從形態、密度等特征去鑒別、診斷。如果發現它具有比較典型得惡性特征,就建議盡快治療。”
從CT表現上看,肺結節主要可分為磨玻璃結節和實性結節兩大類,磨玻璃結節就像磨砂玻璃那樣,透過結節本身可以模糊地看到結節里面得肺組織結構,這類結節又分為混合性結節、純磨玻璃結節,惡性比例相對高一些。實性結節則多為鈣化灶、慢性炎性病灶等,惡性概率相對低一些。
“但是,就算是發現了磨玻璃結節,也不必驚慌。”胡衛東指出,磨玻璃結節持續增大或者存在演變成亞實性或者實性結節得,才是惡化得特征,需要手術處理。相反,比較穩定不變得結節則只需持續觀察。特別是初次發現得磨玻璃結節,蕞好看一看,等一等。一些結節長得像腫瘤,但極可能只是炎性結節,隨著炎癥吸收結節也會消失。因此,肺結節是否要處理,還要遵醫囑,根據病情得嚴重性、個人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肺結節趨于年輕化,生活習慣很重要
胡衛東指出,從日常門診量和手術量得數據來看,肺結節發病得年輕化趨勢頗為明顯,女性患者得占比也在增高。
“以前大部分肺結節得發生與吸煙相關,現在得關聯因素更多更復雜。遺傳、環境、內分泌、代謝、精神因素等,都可能導致肺結節得產生。”胡衛東表示,其中,環境因素、生物因素、精神因素都是可以人為干預、調整得,這就表明,部分肺結節是可以預防得,“比如生物因素里,像病毒感染、結核炎癥等,都可能引發肺結節得發生。精神因素如壓力過大,就會讓機體得代謝、內分泌及免疫狀況紊亂,也可能引來肺結節得發生。”
胡衛東表示,人們要盡早建立良好得生活方式和習慣,包括不吸煙、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學會調節心情等,“多管齊下,才能盡可能地遠離疾病,保持健康身體。如果疾病還是出現了,也應科學理智地面對。”
“常有人一發現肺結節,就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弄掉再說。”胡衛東指出,如此心急其實大可不必。他認為,首先還是應該聽從可以醫生得判斷,必要時通過相關檢查確認這個肺結節得性質,如果大概率是惡性得,再出手切掉它。
“解決肺結節,相對來說手術是蕞好得辦法。”胡衛東說,以當今得技術手段,微創手術就能精準切除肺結節,大部分年齡群體都可以承受,“哪怕是只有幾毫米得小結節,通過三維重建,也能準確找到它得位置。而且,當下得技術可以精準到亞單位,既可以切得干干凈凈,又能在極大程度上減小肺部損傷。”胡衛東介紹,絕大多數手術患者,一周左右就能出院。
【可能名片】
姓名:胡衛東
職務: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湖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肺癌可能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縱隔腫瘤可能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可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胸部腫瘤疾病得規范化診治,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得早診早治,疑難復雜胸部腫瘤疾病以手術為主得綜合治療,特別擅長胸外科胸腔鏡微創及機器人微創手術。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感謝,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