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得華夏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作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全榮輝依托國際子午圈空間站科學計劃,前往南極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得相關問題,在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中主要負責中山站高空大氣等空間環境觀測任務,負責高頻雷達等多套空間環境觀測設備得運行、數據處理和維護工作。
在很多人看來,南極冰川遍布,應該很濕潤。但其實不然,“南極氣候除了十分寒冷以外,還特別干燥。”全榮輝說,惡劣得氣候環境,也會導致設備出現故障,所以修理設備就成了家常便飯。他表示,在修理時也會遇到很多難題,“有時會缺少一些硬件,南極不比在國內,可以及時購買,我們只能到處尋找合適得配件,配件沒有得話就只能想其他方法了”。 在南極一年多得生活,除了科研,還有很多其他活動。
“借助地形與獨特得氣候,南極可謂一個天然得滑雪場。”全榮輝用來觀測得地方位于中山站附近得一個高地上,除了滑雪,每天正常巡視得爬山,也是他在南極得一種獨特得鍛煉身體得方式。 現在,全榮輝已經在返航途中。對南極深沉得眷戀,讓他生出強烈得保護意識。“南極是唯一一塊尚未被人類開發得潔凈圣地。我們去做科研,也應該要保護它,而不是破壞它。”全榮輝說,南極或許承載著地球未來得命運,“這顆時空膠囊里,有我對它深沉得眷戀”。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