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長沙記憶當代物證征集成果展示。 鄧霞 攝
長沙12月13日電 (感謝 鄧霞)防疫家書、脫貧日記、愛心紅綠燈、公交留言本……12月13日,長沙博物館舉辦得“2020長沙記憶·當代物證”征集成果發布會上,100件(套)反映抗擊新冠疫情、脫貧攻堅、網紅長沙等主題得實物資料一一亮相,構筑起2020年得“長沙記憶”。
活動發起人、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表示,建設和完善能夠反映當代社會發展得收藏體系,已成為博物館得時代使命。當代華夏社會飛速發展,熱點信息層出不窮,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在社會重大發展和突發事件中,很多見證物和信息載體稍縱即逝。征集當代物證,是博物館可持續發展得必然趨勢,也是博物館當下,回應社會關切,溝通廣大市民,發揮博物館力量得實際舉措。
2020長沙記憶當代物證征集成果展示。 鄧霞 攝
2020年是個特殊得年份,新冠肺炎疫情、脫貧攻堅戰、一江兩岸“一鍵點亮”、長沙“智造”享譽華夏、長沙連續13年獲評華夏蕞具幸福感城市等,都深深嵌入長沙人得記憶中。為留存集體記憶、記錄當下城市社會生活得變遷,長沙博物館歷時3個月,跨越六區兩市一縣,深入長沙得各個角落,征集到疫情防控期間援鄂醫療隊人員寫給家人得書信、武漢小學生送給援鄂護士得抗疫愛心T恤、寧鄉青山橋鎮花園村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隊日志、長沙2路公交愛心車隊留言本、“德善好人街”掛牌等實物資料。
長沙2路公交車駕駛員肖壬根兩年前因一次偶然得原因在車上放置了乘客留言本,他在閑暇時會對乘客留下得情感傾訴進行回復,這趟公交車因此被大家稱為“解憂公交車”。“這些本子里得千千萬萬留言,相當于我和乘客心與心得交流,也記錄了乘客酸甜苦辣得故事。”肖壬根將其中得16本留言本作為長沙記憶得物證捐贈給長沙博物館。他說希望借此溫暖、影響更多人,給長沙這座城市帶來更多精彩。
當天,長沙博物館向11家捐贈集體和6位個人捐贈者發放了收藏證書;并啟動“2021長沙記憶·當代物證”征集工作。(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