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意 孫磊
小米造車又有了新進展。
日前,小米科技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宣布小米汽車落戶北京經開區(亦莊),并確定量產時間及產能規劃。
與此前外界猜測不同,小米汽車并未采用收購現有工廠得方式。據《合作協議》中規劃,小米汽車項目將建設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得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預計2024年首車將下線并實現量產。
“自建工廠可對車輛全方面把控”
實際上,小米汽車落戶北京經開區得消息并非“新聞”。早在今年10月19日,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就在小米投資者日上透露,小米汽車于9月1日已在北京注冊,第一個工廠會落戶在北京亦莊,可以嗎產品預計于2024年上半年量產。
資料圖
有分析認為,小米汽車落地北京經開區一方面是因為小米智能工廠也在此地。更重要得是,北京經開區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導產業,以及新興產業為基礎得高精尖產業發展格局。另一方面,北京經開區現已布局北京奔馳、北汽新能源等整車企業,帶動形成較為完善得高端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對于小米汽車得發展或具有積極帶動作用。
對于小米汽車得到來,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舉全區之力為小米汽車項目做好保障服務,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日投產,共同將小米汽車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得新能源汽車民族品牌。
而在業界看來,小米汽車選擇自建工廠得方式似乎也更為明智。華夏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對企業而言,自建工廠并獲得地方政府支持,相較采用代工模式生產所獲利益更大。此外,小米汽車自建工廠可以更好地對車輛質量、安全等全方面進行把控,降低潛在風險。
“制造還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得核心競爭力,特斯拉得超級工廠也為特斯拉(市場表現)提供了強有力得保證。”一位不愿具名得投資師向《》感謝表示,對小米汽車而言,接下來更重要得是學習如何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加緊推進汽車相關業務
除推進工廠落戶,小米汽車目前也在吸納各方人才、投資產業鏈企業、完成自動駕駛公司得收購,為相關技術得研發做足準備。今年8月,小米宣布以7737萬美元得價格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此前,小米還投資禾賽科技、縱目科技、蜂巢能源、贛鋒鋰業等公司。
每經感謝 張建 攝(資料圖)
據國金證券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9月30日,小米投資布局有關智能汽車領域企業共有62家,其中智能駕駛布局17家企業,智能電動布局13家企業,智能座艙布局6家企業,其中有22家企業是2021年新增投資。
另在人才儲備方面,雷軍在小米投資者日上透露,彼時小米汽車已收到兩萬份簡歷,研發團隊已有453人。小米集團(1810.HK)發布得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小米汽車目前團隊成員已超500人。
團隊規模迅速壯大得同時,小米汽車也推出了人才激勵計劃。10月25日,小米集團舉行股東特別大會,批準采納“Xiaomi EV”得股權激勵計劃。該股權計劃對應小米汽車,股權激勵計劃授權10億股。管理層表示,小米集團有足夠得現金,以及現金流來支持公司現在全力做汽車業務,而目前得小米汽車人才激勵計劃,是為了更好地激勵員工來全力做好汽車業務。
但需要注意得是,不斷“招兵買馬”得小米汽車,其研發團隊規模仍與蔚來、小鵬汽車及理想汽車等新造車企業差距明顯。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日前得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小鵬汽車研發團隊人數超過4000人,較2020年底增加超過百分百;而理想汽車此前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理想汽車共有4900名員工,其中1633名司職研發,占比為33.33%;今年第二季度財報則顯示,到今年6月底,理想汽車研發人員為2224人,占比擴大至33.72%。
“小米下場造車不足之處在于缺少整車平臺設計制造能力、自身缺乏自動駕駛相關汽車技術積累。后期或將通過投資、并購和內生孵化并進得方式補齊短板、建立新長板。”國金證券在相關研究報告中表示,小米作為智能汽車領域“后來者”入局較晚,自身智能汽車相關技術積累不足,從“0”開始并非明智選擇,因此小米應采用資源整合,打造開放生態得方式,借助自動駕駛領域內已有技術和多場景應用經驗,來追趕賽道領先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