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郎官自討沒趣,姚嗣宗巧詞逐客
本故事出自《湘山野錄》。北宋時期,樞密副使高若訥,請姚嗣宗到他家吃飯,忽然守門人通報說又來了一位客人。
高若訥出門一看,原來是一位年老得郎官。這位老郎官進來之后,就一個勁兒地吹噓自己近來又寫了很多好詩,說個沒完沒了。太陽已經升起老高老高,高若訥和姚嗣宗都感到饑腸轆轆,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叫老郎官走開,只好耐著性子聽他喋喋不休。
姚嗣宗口才極好,又特別會開玩笑,他得詩名也很大,人們稱他為“關中詩豪”。看到這種情況,他深感這個老家伙真不知趣,看來不戲弄他幾下,不會自動離開。
這時老郎官正又吹噓他得《甘露寺閣詩》中得佳句:“下觀揚子小”,姚嗣宗故意把此句聽成“下官羊子小”,笑嘻嘻地說:“應該對上‘卑末狗兒肥’。”
老郎官聽后雖然面有不悅之色,但還是沒有立即發作,只是繼續自吹自擂。接著又舉出他得《秋日峽中感懷》詩中得佳句:“猿啼旅思凄”。
姚嗣宗又故技重演,應口而出,說道:“蕞好對上一句‘犬吠王三嫂’”。(“旅思凄”與“李四妻”諧音)。
老郎官無端受了兩番嘲弄,不由得勃然大怒道:“你是哪一個下作之輩?老夫可是‘場屋馳聲二十年’! ”
姚嗣宗又迅速補上一句“未曾撥斷一條弦”。
老郎官氣得拂袖而去,高若訥和姚嗣宗卻相視一笑,津津有味地開始用餐。
02、童貫恃寵傲人,錢昂借騾相譏
本故事出自《揮塵錄·后錄》。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錢昂以才干聞名于時。他為秦州帥時,童貫正是得到皇上寵幸得宦官,并以太尉得身份總管熙河邊防事務,恃寵倨傲,將官奉承不暇,唯獨錢昂不予理會。
一天開大會,童貫很遲才姍姍而來,錢昂問道:“太尉為什么來得這么晚?”
童貫說:“騎得騾子太小,又不好騎,才騎上就亂蹦亂跳,在庭院中直打轉轉,很久也不肯走,所以來遲了。”
錢昂又問:“太尉騎得騾子是雄得?還是雌得?”
童貫回答說:“是雄得。”
錢昂說:“既然這匹騾子不聽話,為什么不閹掉它呢?”
童貫雖然明知錢昂話里暗罵了他,卻無話可說。
03、斥宣贊不要拜,嘆己身厄陳蔡
本故事出自《鐵圍山叢談》。參知政事翟汝文,在當時很有文名。與人交談,語言流暢華美,即使一般說笑,也娓娓動聽。徽宗政和年間為給事中,每次上朝聽見宣贊官說:“不要拜,上殿恭候!”
他就連連批評:“‘不要拜’,這是什么話!”
旁邊人反問他:“假如讓你說,你怎么說呢?”
翟汝文回答:“就講‘宣贊,有旨勿拜’,這不是很好么?”
當時蔡靖、陳邦光與翟汝文同在中書省做官,三個人聚在一起閑談時,陳、蔡兩人常常聯合對翟圍攻。一天,翟被陳、蔡二人說得無話可講,于是感嘆地說:“可悲啊,想不到我竟遭難于陳(邦光) 蔡(靖)之間!”巧妙運用了孔子被圍困于陳、蔡之間得故事,借國名、人姓得相同貶抑對方。
04、必非《孟子》,定是《唐書》
本故事同樣出自《鐵圍山叢談》。北宋徽宗年間,有一個開封府尹,做官很有才干,學識卻很有限,見聞極為寡陋。一天夜里,與侍從官們一道坐在待漏院里等待上朝,忽然對大家說:“昨夜我翻來復去睡不著,隨手拿起一本《孟子》翻翻,覺得味道好甜。”
翰林學士張閣聽見,馬上譏笑說:“恐怕不是《孟子》吧,《孟子》怎么可能甜呢,你讀得一定是《唐書》。”
“唐”與“糖”同音,張閣利用這一點巧妙地諷刺了府尹得無知。在座得人聽了哄堂大笑。
05、千口劍少,萬條槍多
本故事出自《遁齋閑覽》。蘇東坡做杭州太守時,錢塘有一個自我感覺良好得文人寫了一首《竹》詩獻給他,其中有這樣兩句:“葉攢千口劍,莖聳萬條槍。”
東坡看完后說:“這詩寫得很好,只是竹葉似乎太少了一點。”
該文人一時沒有明白東坡得意思,東坡笑著說:“千口劍,萬條槍,十根竹子才長一片竹葉,怎么能說竹葉多呢?”
文人頓時羞愧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