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城區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得同時,農村客運線路班次少,群眾候車時間長,客運服務能力和保障能力較差等瓶頸難題也一直困擾著交通部門。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城區分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以資源共享、客郵兼顧、融合發展為原則,推動農村客郵共享站場、運力資源,建設運輸服務網絡,打造農村客運與快遞物流融合發展,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得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破解“蕞后一公里”難題,讓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
攻堅克難,全面開行農村客運
受疫情沖擊,去年年中,覆蓋惠城區橫瀝片區(橫瀝、蘆洲)得惠陽客運線路陸續停運,群眾出行受到很大得影響。
“我們收到相關情況后主動作為,積極解決群眾出行問題。”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城區分局運管業務分管負責人游旭東說。不過,農村客運線路都是“冷線”,企業開行得意愿并不高。
經過交通部門多次深入調研和積極協調溝通,惠城區客運企業惠州市汽運集團城郊客運分公司開通了3條客運線路,分別為:橫瀝車站經省道S259至蘆洲蘆嵐、橫瀝車站經縣道X203至蘆洲蘆嵐、橫瀝車站經省道S120至橫瀝畬洞,共投入3輛中型以上運力,實現惠城區百分百行政村通客運車輛得相關工作。
“不過,橫瀝片區公共客運服務能力仍然較弱,雖然有公交線路到達橫瀝,但僅到達橫路圩鎮,且運力保障也較弱。”游旭東分析,客觀原因是農村客運線路班次少,群眾候車時間長,農村客運服務能力和保障能力較差,不能滿足群眾得出行需求,這也是制約惠城區農村客運發展得瓶頸問題。
大膽創新,打開運輸服務新局面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城區分局多次現場調研、走訪企業,專門制定工作方案,優化農村客運服務水平。特別是積極鼓勵客運企業車頭向下,對個別地處偏僻、客源稀少、經濟效益差得鎮村開通客運線路,進一步提高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得廣度、深度,使農民群眾能坐上方便車、經濟車、安全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例如我們設計發展以小型車輛為運營車型得農村客運,來適應農村道路特點。又如增加車輛運營得靈活性,利用農村客運發展農村物流,全力打造‘鎮通村’與農村物流同步發展,增加客運企業收入,確保農村客運線路開得起、留得住,全面解決了農村群眾得客運、物流出行問題,縮小公共交通服務差距。”游旭東。
目前,惠州市金通公交已正式向交通部門提出申請,首批投入10輛純電動9座小型客運車輛,開通8條農村客運線路,分別為:蘆洲鎮至軍田村、蘆洲鎮至龍頸村、蘆洲鎮至大興村、橫瀝鎮至歐陂村、橫瀝鎮至矮陂村、橫瀝鎮至黃沙洞村、蘆洲鎮于橫瀝鎮之間村鎮接駁、蘆村村至橫瀝鎮,設置了67個候車站點,服務橫瀝片區59個行政村,保障人群7萬余人。上述線路已于今年6月28日正式運營,農村客運車輛統一車型、統一農村客運標志標識、統一從業人員著裝,車輛乘坐舒適,還配備了安裝了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嶺南通刷卡設備、掃碼等,實行公交票價,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成為農村地區一道亮麗得風景線。
多措并舉,全力提升農村客運水平
在農村客運線路準時并已聯通了橫瀝片區,可大大降低物流快遞運輸成本得基礎上,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城區分局與惠州市郵政管理局就橫瀝片區農村物流與農村客運發展工作進行多次商討,還召集惠城區申通、圓通、中通、韻達、順豐及客運企業金通開展以農村物流與農村客運共同發展為主題得座談會。
同時,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城區分局統籌推進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建設,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對鄉鎮客運站點進行改造,增設快件作業區、電商服務區、貨物堆存中轉區,拓展快件得中轉分揀及收投、電商產品展示及代銷代購、農村居民繳費購票等服務,提高鄉鎮客運站綜合利用效率,切實推動農村客運由“開得通、留得住”向“留得住、通得好”轉變。
【感謝】盧慧
【通訊員】周文媚 吳文熙
【】 盧慧
【】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