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揮資源稟賦和能源優勢,政、產、學、研、用多方合力,推動碳基新材料產業形成規模效應。 韋亮 攝
山西發揮資源稟賦和能源優勢,政、產、學、研、用多方合力,推動碳基新材料產業形成規模效應。 韋亮 攝
太原11月19日電 題:從原材料到新材料 山西煤炭產業轉型瞄準“新藍海”
高瑞峰
“山西具備煤炭資源得成本、集群優勢,推進煤炭從‘能源’向‘材料’轉化,是山西新材料產業發展得一個必然立足點,也是重要支撐。”華夏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華夏科學院炭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成猛說。
山西富煤,如何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山西一直在探索突破。
《山西省“十四五”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明確,在碳基新材料產業方面,重點突破石墨烯、超級電容炭、三代碳纖維等關鍵技術,打造國內領先得碳基新材料產業研發制造基地,推動煤炭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轉型發展。
《山西省“十四五”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明確,打造國內領先得碳基新材料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韋亮 攝
從原材料到新材料,山西煤炭產業轉型跳出其“能源”價值,瞄準“到2025年碳基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得目標。
以煤為源,可以制造被喻為“新材料之王”得石墨烯,可以生產電容炭、鋰電負極、碳纖維等。2012年,華夏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成立課題組,開展先進炭材料等研發,在石墨烯、電容炭等領域相繼取得突破。
“研發超級電容器活性炭過程中,用掉了前驅體、活化劑等上百噸原材料。”陳成猛介紹,該課題組從基礎工藝實驗起步,到掌握核心技術,目前,電容炭產業化一期工程于清徐正式落地,建成得一條噸級石墨烯生產線已穩定運行七年多時間。
全球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掌握新材料產業得話語權,成為各方爭奪焦點。當前,山西在碳基新材料領域頻頻布局,在加快提高碳纖維、石墨烯、超級電容炭等技術成熟度得同時,同步推進碳基合成新材料產業化應用,謀求在華夏產業鏈中占據更高位置。
山西陽煤集團整體更名為華陽集團后,這家省屬重點國企由煤炭主業轉型主攻新材料產業,碳系氣凝膠、無煙煤制鈉離子電池、單層氧化石墨烯等一批新項目按下“快進鍵”。
“碳基新材料產業尚處于培育期,目前規模化推向市場得產品較少,一些領域得關鍵技術,目前還受制于發達China,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陳成猛表示,要充分利用山西得資源稟賦和能源優勢,政、產、學、研、用多方合力,推動碳基新材料產業形成規模效應。
“面對新材料與能源革命需求,攻克關鍵技術,助力煤炭產業低碳轉型,是科研人員得使命。”他說。(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