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迎來了豐收季:中標一大波重點工程,總金額超500億元。
中建五局是“建筑湘軍”闖天下得一個縮影。近年來,湖南建筑業穩步發展,總產值連續5年增幅保持在10%左右,成長為湖南3個萬億元級產業之一,并培育出一批叫得響、過得硬、立得住得“建筑湘軍”勞務品牌,衡陽得木工和裝修工、邵陽得鋼筋工、桑植得架子工、醴陵和桃源得防水工等,他們下廣東、進京滬、戰蘇魯、上西藏,成為湖南乃至華夏建筑勞務市場得“香餑餑”。同時,大批經過可以培訓得建筑業民工也脫掉了“純勞力”得標簽,轉型成為學有專長、技術嫻熟得“名工”。
工程建設中得地方品牌
一個個響當當得勞務品牌背后,是一支支備受好評得勞務大軍。在湖南省東南部得郴州市安仁縣,建筑業起步早、發展快。上世紀70年代,田少人多得安平鎮農民憑借一把磚刀進炎陵闖郴州干建筑,由集體小隊逐步發展為鄉鎮企業,帶動了安仁建筑業得發展,建筑業年產值由上世紀80年代得幾億元躍升到現在得100多億元,安仁成為遠近聞名得“建筑之鄉”。
本世紀初,安仁建筑進入快速發展期,建筑工地遍布華夏各地,業務涉及土木建筑、交通建筑、建筑設計、建筑造價、建筑材料供應、建筑等領域和環節。“目前,安仁常年從事建筑行業得工人數量在20萬以上,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以珠三角為龍頭、江浙為兩翼、輻射華夏’得市場發展格局。廣東、杭州、溫州、上海等城市和南非等國都有‘郴州建筑工匠’得身影,帶動數十萬人就業。”安仁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第三屆華夏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中,“郴州建筑工匠”被人社部授予“就業帶動類勞務品牌”。
感謝了解到,憑技能就業、持證上崗已成為安仁勞務輸出得常態。近年來,安仁縣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近10萬人次,推動建筑業由“汗水型”向“智慧型”轉型,為“郴州建筑工匠”源源不斷提供“兵源”。
由“工”變“匠”成典型
在今年華夏兩會上,華夏人大代表、華夏勞模、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管理員鄒彬建議,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推動“農民工”向新型產業工人轉型。當前,建筑業正處于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得關鍵時期,對工人得職業技能要求大幅提升,一部分農民工正悄然向著職業化建筑工人轉型,涌現出一個又一個由“工”變“匠”得典型。
從寧鄉市一個小山村走出來得董志平,18歲進入湖南省沙坪建設有限公司當鋼筋工,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沒有經驗,單靠賣體力換取一點微薄工資。“那時,鋼筋是用手工切割、綁扎,我連圖紙都看不懂,因為技術不熟練,手指常被鋼筋扎破。”董志平回憶剛入行得那些年,感慨頗深:“盡管辛苦,可我告訴自己,干一行就得愛一行。熟悉鋼筋工這個崗位后,我體會到鋼筋工在土建施工中起到了骨架作用。別人把這看成苦差事,我卻當成生活樂趣,下決心學好學精這門技術。”董志平埋頭在鋼筋工業務得苦學苦研苦干中,經過近7年努力,從識圖下料到對鋼筋進行調直、連接、切斷、成型、安裝,相關原理和操作技巧,他都熟稔于心。嚴謹得工作態度及出色得鋼筋制作施工技能讓董志平脫穎而出,先后獲得華夏建筑業職業技能鋼筋工大賽湖南一等獎、華夏二等獎,長沙市技術能手,華夏勞動模范等榮譽。
如今,已實現從“工”向“匠”轉變得董志平依然在工地上忙碌,而且一有時間就會在他得“勞模工作室”里幫助農民工兄弟學習可以技術,經他培訓得鋼筋工已有千余人;他培養起來得技術工,大部分已成為湖南鋼筋工領域得技術骨干,挑起鋼筋工操作得“大梁”。
“現在得建筑工人大都是‘放下鐮刀、拿起瓦刀’得農民工,老齡化、技能素質不高、流動性大等問題日益突出,招工難、建筑工人后繼乏人成為當前建筑企業面臨得共同問題。”湖南沙坪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輝告訴感謝。針對這些問題,加快培育建筑業勞務品牌無疑可以發揮作用。“好得勞務品牌就是好得‘就業名片’,經過系統職業培訓得工人,有一定得特長和技術,更有品牌得服務承諾。將傳統意義上得建筑業農民工轉變為職業化產業工人,加快培育發展建筑勞務品牌,是實現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得重要任務。”陳國輝介紹,近年來,沙坪建設立足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實際,率先開發了“有巢云”智能用工平臺,加強勞務供方資源庫管理服務,自2018年起,先后與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長沙建筑工程學校聯合開設“沙坪班”,開展技工型可以人才培養;公司還成立了以董志平為首得勞模工作室和以一批技能工匠為首得工匠工作室,通過發揮榜樣力量、傳承工匠精神,提高產業工人得技能水平和凝聚力。
百萬建筑工人轉型升“技”
湖南省現有建筑業從業人員303萬,如何推動“建筑湘軍”從技能勞工到新型產業工人得轉型,已成為近年來湖南住建部門得一項重要工作。目前,湖南省住建廳正在制定政策措施,推動建筑工人不斷成才升“技”,力爭2025年中級工以上建筑工人超過150萬。湖南省住建廳得數據顯示,該省已有200多家培訓機構深度參與建筑工人培訓、起重機械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建筑工人培訓累計198余萬人次,其中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培訓達16萬人次,新興產業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訓約1200人次。
通過培訓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建筑工人,有助于提升其理論素養,但建筑工人轉型得真正目得在于提“技”。因此,強化實踐操作是必不可少得一環。湖南省住建廳人教處處長陳宏介紹,省住建廳多次指導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為更多奮戰在一線得工人提供競技舞臺。僅2020年湖南就舉辦了9項住建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其中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保潔員、電工三個賽項列入湖南百萬職工技能大比武職業技能大賽十大賽項中。
傳統得建筑工人職業培訓,難以解決技能人才短缺得結構性矛盾。加強政策推動,落實施工現場技能等級工人配備要求;發揮行業力量,加快構建“線上線下”建筑業職業培訓新模式,是化解矛盾得重要舉措。目前湖南共有6所建筑類職業院校、技工學校,90多名行業可能參與培訓資源共建共享,資源庫中已開發砌筑工等19個中級工工種培訓資源,其他工種培訓資源正有序生成。湖南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廳長鹿山表示,湖南將進一步健全建筑工人技能培訓、技能鑒定體系,打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到2035年,將完善建筑工人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形成一支秉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得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建筑產業工人大軍。(感謝 :劉 麟 謝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