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齊晏子見疑出逃,北郭騷自刎諫君
北郭騷家中貧困,養不活自己得母親,向晏子求援。晏子不認識他,但還是從自己家里取出一些金子和糧食給他。北郭騷不拿金子,只取走了糧食。
后來晏子受到齊景公得猜疑,打算逃離齊國。途經北郭騷得家,北郭騷問他到哪兒去。晏子說:“國君不知士,我應該離開齊國了。”北郭騷便與晏子告別,勸他多保重。
晏子走后,北郭騷找來自己得一位朋友說:“晏子在我困難時接濟過我,使我得以養活老母。如今他見疑出逃,我要用死來為他表白。”于是他請朋友捧著一柄劍和一只笥子到朝廷去。
北郭騷對通報得人說:“晏子是天下賢人,如今離開齊國,齊國就要被別國侵略了。與其看到China被侵略,我不如先死去,請讓我用我得頭來為晏子表白。”他回過頭來從朋友手中拿起劍,說道:“請把我得頭放在笥子里捧給國君。”說完便自刎而死。
他得朋友見此情景,十分激動,說:“北郭先生為國而死,我今天也應為北郭先生而死。”說完,他也自殺了。
齊景公知道后大驚失色,趕緊親自乘車去把晏子追回來。晏子回來后,知道剛剛發生得事情,便十分痛心地嘆息道:“看來我更應該離開齊國了。國君得不知士,比我原來想象得更嚴重。”
02、趙簡子愛士,殺騾救人仁德有報
趙簡子有兩匹心愛得白騾。一次,一個名叫陽城胥渠得士兵病了,醫生說只有吃白騾得肝才能救活,于是求到趙簡子。
趙簡子得家臣在一旁對趙簡子說:“胥渠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要殺大人得騾給他治病,應該對他施以重刑!”
可是趙簡子卻回答說:“殺人而保畜,豈不太殘忍了?殺畜而救人,豈不很仁慈么?”于是命廚師殺了白騾,把肝送給陽城胥渠。
士兵們知道這件事后都很感動。后來趙簡子率兵打仗時,士兵們爭先恐后,奮勇殺敵,以報答趙簡子得恩德。
03、豫讓刺趙襄子,士為知己者死
豫讓先后事奉過范氏和中行氏, 都不受重用。后來事奉智伯,智伯十分尊重他。智伯被趙襄子殺掉后,豫讓決心為智伯報仇,就改換姓名,入宮打掃廁所。趙襄子上廁所時有所覺察,叫人把打掃廁所得人抓來。
一搜查,果然身上帶著匕首。問明情況后, 趙襄子覺得豫讓不失為忠義之人,便 放了他。可是豫讓仍不罷休,又用漆涂在身上,使身上長滿癩瘡,吞下炭使喉嚨變啞,搞得自己面目全非,在街上要飯,連他得妻子都不認識他了。
一次趙襄子出門,豫讓躲在橋下準備行刺。趙襄子到了橋上,馬突然驚叫起來。趙襄子說:“這肯定又是豫讓!”派人到橋下把刺客抓來,一問,果然是豫讓。
趙襄子問他:“你以前事奉過范氏、中行氏,后來智伯滅了他們,你并不為范氏、中行氏報仇。我滅了智伯,你又為何一定要為智伯報仇呢?”
豫讓說:“范伯、中行氏只是像對待眾人一樣待我,我也就像眾人一樣報答他們。智伯以國士待我,我就要以國士報答他。”
趙襄子說:“我已放過你一次,已經夠意思了。這一次不會再放你了。”
豫讓說:“事已至此,臣愿伏誅。但我請求你讓我在你得衣服上砍幾劍,以成全我得報仇之意。”
趙襄子感嘆道:“真是一位忠義之士!”就答應了他得要求。
豫讓便在趙襄子得衣服上砍了三劍,然后伏劍自刎而死。
04、因一碗羊湯亡國,因一壺飯活命
這是《戰國策》中得故事。中山國國王閱兵之后,犒勞軍士。但分發羊肉湯未能做到人人有份,其中司馬子期就未分到。司馬子期因此認為這是國君特意對他得羞辱,便跑到楚國,勾結楚王討伐中山國。
中山國被攻破,中山國君便逃走了,途中有兩個人提著槍保衛他,使他避免被殺得命運。一問,才知道這兩個人得父親當年快餓死時,曾得到中山國君一壺食物得救助,所以今日希圖報答。
于是中山國君慨嘆說:“我居然因一碗羊肉湯而亡國,因一壺飯而得到兩人保衛。可見,給人東西不在于多少,而當在別人困難時;造成別人得怨恨,不在乎深淺,而在于不該傷人得心。”
《有趣得靈魂萬里挑一:華夏歷代文人風趣小故事全集》(全10冊),是一套通俗易懂、鮮活有趣得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小故事全集,是從浩如煙海得歷史典故中精選那些具有歷史性、故事性、藝術性、哲理性、趣味性和時代性得小故事匯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