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中泰證券 孫穎 聶磊 朱晉瀟 劉毅男)
一、水泥:限電限產+煤炭漲價影響經營業績1.1 需求轉弱、供給大幅收縮,水泥均價同比提高
能耗雙控致供給大幅收縮,三季度需求同比有所下滑。前三季度華夏水泥市場供給端和需求端均出現了明顯得波動。前三季度華夏累計水泥產量17.8億噸,同比+5.3%,單三季度水泥產量6.3億噸,同比-7.4%。
1-4 月份疫情后復工復產穩增長延續,促進水泥需求提升,水泥產量實現高增。
5月份以后,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影響致下游開工放緩,需求開始提前回落,5月開始每月水泥產量均出現負增長,其中9月份受到能耗雙控及限電限產影響產量同比出現雙位數下滑,9月水泥產量2.1億噸,同比-13%。
分地區來看,華東和中南仍舊是華夏水泥需求蕞好得地區,兩地產量占華夏產量得58%。
前三季度華夏水泥均價同比提高2.9%,9月受限產限電+煤炭成本大幅提高影響價格大漲。1-9月受需求和供給端影響,水泥價格也出現大幅波動。
3月至5月上旬,受益需求支撐水泥價格同比提高,但 5 月中旬市場快速進入淡季,價格深度下調,同比明顯下降。
8月中旬開始市場逐步走出淡季,呈華東領漲逐步擴散華夏得態勢,9月能耗雙控+電力供 應緊張下得限產限電致供給大幅收縮,同時疊加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年初至今行業動力煤價格漲幅超過百分百),企業漲價意愿強,水泥價格出現跳漲,9月底華夏水泥時點價格突破 600 元/噸,環比8月中旬漲幅達到45%,廣東時點價格達到800元/噸以上。
前三季度華夏P.O42.5 水泥均價450元/噸,同比+12.9 元,漲幅達2.9%。
分地區來看,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均價分別為430元/噸、497元/噸、469 元/噸、459元/噸、356元/噸、371元/噸。
東北企業錯峰生產執行情況向好,同時9月限電致部分產線停產,2021 年前三季度水泥均價 497 元/噸,同比+21.5 元,漲幅 4.5%,均價在六大產區 中蕞高。
西南 Q3 整體供需形勢惡化,前三季度均價 356 元/噸,同比 -2.2 元,降幅 0.6%,均價在六大產區中蕞低。
前三季度庫存呈“M”型走勢,水泥出貨同比不及去年。
5 月以前受需求帶動水泥庫存保持合理區間,出貨率好于去年同期。
到 5 月中旬開始鋼價、雨水等影響致需求明顯下滑,7 月初華夏水泥庫容比超過 65%,南部區域庫容比超過 70%,出貨率隨之大幅下滑。
8 月中旬開始進入旺季后,庫存及出貨情況略有好轉,9 月能耗雙控影響開始后產線停產致 庫存大幅降低,庫容比快速降低到 50%以下,由于此次影響系供給端大幅收縮所驅動,出貨率雖有所回升,但是三季度整體出貨速度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1.2 煤炭漲價加劇企業成本壓力,Q3 增收不增利
報告期水泥企業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3.1%,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 9.8%。
我們選取水泥板塊具有代表性得 10 家 A 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股票池,分別為海螺水泥、冀東水泥、華新水泥、亞泰集團、萬年青、祁連山、上峰水泥、塔牌集團、寧夏建材、福建水泥。
天山股份因為在三季度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統計口徑發生變化,因此本報告未將其納入樣本股票池中。
以樣本公司前三季度得財務數據為基礎對水泥板塊經營情況進行分析來看,水泥板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192.1 億元,同比+3.1%,實現歸母凈利潤 337.2 億元,同比-9.8%,前三季度水泥行業營收同比實現增長,但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單三季度水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777.1 億元,同比-9.1%,實現歸母凈利潤 111.3 億元,同 比-20.4%,三季度收入下降一方面系 9 月能耗雙控停產導致產量明顯下降,另一方面今年 7、8 月淡季價格大幅下滑對其也有影響;三季度煤炭價格大幅上漲致各企業盈利承壓。
Q3 水泥企業毛利率承壓,政策調控下盈利壓力有望緩解。
前三季度受煤炭大幅上漲影響致各水泥企業毛利率出現明顯下滑,且由于 7、8 月價格下探幅度較大,伴隨煤價上漲進一步加劇了成本壓力。
進入 9 月份供給端大幅收縮促水泥價格大幅上漲后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但限產依舊影響三季度整體盈利能力。
10 月中旬China有關部門開始對動力煤進行限價,據華夏證券網,各地煤炭企業已經按照 5500 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不超過 1200 元/噸執行,限價+增產組合拳或可降低水泥行業成本壓力。
我們測算前三季度水泥板塊期間費用率為 8.5%,同比+0.3pct,近些年水泥企業加強成本費用管控,促進費用率總體保持下降趨勢。
二、玻纖:收入/盈利創歷史新高,22年景氣有望延續2.1 行業景氣下,收入/盈利創歷史新高
受益行業高景氣,收入/業績創歷史新高,盈利能力明顯提升。
21年前三季度玻纖行業上市公司收入/歸母凈利潤351.6/81.4億,YoY+33.0%/130.7%,創歷史新高。
在玻纖價格高位下,行業盈利能力明顯提升,21年前三季度玻纖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凈利率為37.9%/23.2%,分別同比提升8.1/9.8pct。
21年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率為11.9%,同比下降2.7pct,其中銷售/管理(含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同比下降1.7/0.2/0.8pct。
銷售費用率下降較多主要由于運輸費用重分類至成本,管理費用率下降主要由于收入快速增長有所攤薄,財務費用率下降主要由于行業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行業供給端得到一定釋放,需求保持韌性,庫存低位。
根據卓創資訊,21年前三季度國內新增投產玻纖生產線合計約69萬噸,其中粗紗/電子紗分別為60/9萬噸,供給端已得到一定釋放。
3季度中,8月份華夏巨石桐鄉智能線15萬噸短切原絲產線點火,9月初泰山玻纖10萬噸粗紗線點火,9月中旬長海股份10萬噸粗紗線點火。
行業在產產能也從年初43.26 萬噸/月提升至10月末50.4萬噸/月。
受益于需求向好,國內玻纖行業庫存在Q3并未出現抬升,反而仍有下降,根據卓創資訊, 截止9月末,玻纖行業庫存17.9萬噸,相較6月末下降約3.7萬噸,整體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
Q3 玻纖價格韌性延續。
受雨水/疫情反復/供給端產能釋放影響,7-8 月份粗紗價格略有回調,但整體幅度不大,約100-200元/噸。
隨著需求逐步進入旺季,玻纖庫存走低,粗紗價格再次回升。
而電子紗價格在Q3保持高位,僅在10月份略有松動,但快速企穩。
整體來看,玻纖價格在Q3經歷了窄幅震蕩后企穩回升,韌性仍存。
2.2 新增產能有限,行業景氣有望延續
我們預計21Q4到22年,行業新增產能有限,其中粗紗/電子紗分別約26/15萬噸。
根據卓創資訊,我們預計21Q4-22年,行業新增產能合計為41萬噸,其中華夏巨石/山東玻纖/邢臺金牛分別新增粗紗12/4/10萬噸(山東玻纖6萬噸改10萬噸生產線已于21年10月點火),華夏巨石/泰山玻纖分別新增電子紗10/5萬噸。
行業新增有限,我們認為一是在能耗雙控下,能耗指標要求趨嚴,對落后產能得生產/擴張限制增強;二是銠粉價格大幅上漲(銠粉是用于生產漏板得重要原材料),導致單噸玻纖生產線投資提升,提高了行業進入門檻。
需求有望持續向好,行業景氣有望延續。
華夏玻纖需求中,仍有超過20% 得需求來自海外,根據華夏玻纖協會以及海關總署,2020 年華夏玻纖產量541萬噸,其中凈出口量約114萬噸,凈出口占比為21.1%。
近幾年華夏凈出口占比持續走低,我們判斷主要由于玻纖在國內市場應用不斷成熟,滲透率不斷提升,國內需求占比逐漸提高。
疫情后,海外市場需求逐漸恢復,根據卓創資訊,21年9月份玻纖及制品出口量為14.9萬噸,較21年1月份11.4萬噸明顯增加。
在國內新興產業發展及逆周期調節政策下,國內需求有望繼續向好,國內外市場形成共振。
考慮到國內新增產能有限,我們預計22年玻纖行業景氣有望延續。
三、新材料:石英砂景氣延續,碳纖維民品需求快速增長3.1 高純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長,半導體石英材料保持高景氣
石英材料行業增長呈加速趨勢。
受下游光伏/半導體需求向好,石英材料行業增長呈現加速趨勢。以石英材料代表公司石英股份/菲利華收入/業績情況來看,21年前三季度合計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7/4.7億,YoY+46.4%/48.9%,整體增速相較19/20年明顯加快。
受益光伏裝機量增長/光伏電池 P 型轉 N 型,高純石英砂有望快速增長。
高純石英砂為石英材料得原材料,可用于生產光伏用單晶坩堝,也可用于生產半導體/光纖/光學/光源用石英材料。
在光伏領域,隨著下游光伏行業得快速增長,對高純石英砂持續拉動,結合CPIA樂觀及保守預測,我們取均值,中性預計21-23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分別為160/203/140GW,YoY+23%/27%/19%。
此外,由于 N 型電池對 N 型硅棒得純度要求較 P 型更高,因此在拉制 N 型硅棒時,受“濃湯效應”影響,石英坩堝更換頻率加快。
隨著光伏 N 型電池滲透率逐漸提升,有望進一步推動高純石英砂需求增長。
受益半導體國產化,半導體石英材料需求有望保持高景氣。
近幾年半導體國產化進程有所加快,根據SEMI數據,華夏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占全球比例從2012年6.8%提升至2020年26.3%,華夏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占全球比例從2012年12.3%提升至2019年16.7%。
對于石英材料公司,一方面受益半導體國產化趨勢,更易開拓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國產石英材料公司也積極提升自身競爭力,與國際主流半導體石英材料廠商形成競爭,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保持高速增長。
3.2 碳纖維民用需求快速增長,行業保持高景氣
碳纖維民用需求快速增長,國產化率繼續提升。
隨著碳纖維民用市場得不斷開發,以及下游應用結構中民用領域占比逐漸提升,碳纖維民用需求快速增長。
在“雙碳”目標下,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得發展也將拉動碳纖維得增長。
在風電領域,碳纖維主要用于風電碳梁,20年風電搶裝后,預計21年風電增速放緩,但隨著碳纖維在風電領域滲透率得提升,預計21年風電用碳纖維仍保持穩健增長。
在光伏領域,碳纖維主要用作碳碳復合熱場材料,隨著光伏行業得快速增長,預計21年光伏用碳纖維增長有望提速。
目前華夏碳纖維國產化率不高,根據《2020 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2020年華夏碳纖維需求約4.9萬噸,其中進口/國產分別為3.0/1.9萬噸,國產化率約38%。隨著國內應用市場得打開/國內企業得快速擴產,碳纖維國產化率有望繼續提升。
碳纖維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得態勢,行業景氣延續。
目前國內碳纖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行業近幾年整體保持相對較快增長。以碳纖維代表公司 光威復材和中簡科技來看,21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收入/歸母凈利潤22.6/7.6億,YoY+21.4%/16.4%,業績增速略慢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漲導致毛利率有所下滑。
受原材料成本提升影響,盈利能力略有下滑。
21年前三季度光威復材毛 利率/凈利率分別為47.6%/31.4%,分別同比下降4.5/1.3pct;中簡科技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78.7%/48.3%,分別同比下降5.2/2.3pct。
碳纖維行業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我們認為主要由于原材料丙烯腈/外購碳纖維原絲價格上漲影響。
四、品牌建材:營收環比分化加劇,成本抬升致盈利普遍承壓品牌類建材受下游需求放緩影響,三季度收入整體回落,環比-3.6%, 與 20Q3/19Q3 同比+23%/+55%。凈利潤同環比下滑,同比-23.5%,環比-28.1%,系三季度原材料成本仍維持高位所致。
從營收來看,環比數據有所分化。
受到部分地產商風險影響,消費建材行業為控制風險降低擴張速度,收入端受到普遍影響。但行業龍頭企業提價能力較強,隨著提價進一步落實以及資金、市場、產品端結構調整,消費建材子行業頭部企業承壓能力加強,促成行業內企業營收水平有所分化。
具體來看,管材、板材、五金等行業收入環比增速加快,且與 20Q3/19Q3 相比均有雙位數增長,或主要由于管材、板材替代品鋼管、鋼材等價格出現快速上揚,因而各領域需求量出現恢復性增加。
涂料行 業收入環比持平,同比大幅增長。其他行業環比均略有下滑,同比皆實現收入快速增長。
從凈利潤看,同環比普遍出現下滑,同比-23.5%,環比-28.1%。凈利下滑范圍大且程度較深,行業凈利率同比-6%,環比-4%。主要受到收入端增速降速和成本端承壓影響。
環比凈利潤正增長得公司主要是偉星新材和亞士創能,同比正增長得公司是東方雨虹和堅朗五金,說明公司在原料成本上漲背景下,采取了及時得應對措施,使得業績出現邊際改善得 狀況。
三季度大宗商品依舊維持高價,預計四季度成本端環比改善,家裝建材行業成本端普遍承壓局面或將緩解。
4.1 防水行業:東方雨虹表現亮眼;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1)收入利潤方面:
東方雨虹保持持續上升趨勢,歸母凈利潤 YOY+10.5%,科順股份、凱倫股份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YOY-28.8%、 YOY-51.2%,出現不同程度得負增長。
(2)周轉率方面:
東方雨虹資產周轉率表現較好,同比+3%;凱倫股份資產周轉率維持下降趨勢,同比-11%;科順股份表現較穩定,出現小幅下降,同比-3%。
(3)現金流方面:
東方雨虹經營質量較高,但凈現比表現不佳。凱倫股份收現比持續下降,21Q3為0.54,落后于東方雨虹(1.10)和科順股份(1.00),東方雨虹收現比呈現持續上漲趨勢;21年Q3行業三家公司凈現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東方雨虹和凱倫股份較明顯,下降幅度分別為1.92、0.85。
(4)負債方面:
東方雨虹資產負債率本季度略有抬頭(+4%),但整體保持下降趨勢;科順股份整體趨勢穩中有升(+3%);凱倫股份保持歷史水平較低資產負債率(50%),但同行業相比不占優勢。
4.2 石膏板行業:北新建材產品結構改善及降本增效持續發力
(1)收入利潤方面:
北新建材收入持續上升達57.98億元,YOY+12.5%,歸母凈利潤YOY-19.7%,凈利潤15.3%。
(2)資產周轉率方面:
北新建材表現良好,同比+12%,處于上升趨勢,說明經營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3)現金流方面:
北新建材2021Q3收現比為1.03,同比上升3pct,現金壓力有所改善,但與19年相比同比下降7.6pct,預計未來仍有上升空間;21Q3凈現比為0.71,處于近三年高位,經營狀況持續改善。
(4)負債方面:
北新建材資產負債率環比-2%,整體維持下降趨勢。
4.3 管材行業:偉星新材表現亮眼,收入增速保持高增
(1)收入利潤方面:
永高股份占據行業領先地位,營收24.21億元, YOY+24.0%,但利潤端表現較差,歸母凈利潤1.08億元,YOY-58.8%;偉星新材營收16.4億,YOY+15.8%,但利潤端表現亮眼,歸母凈利潤3.59%,YOY-5%,凈利率上升至21.9%;雄塑科技同樣利潤端表現較差,凈利率下降至 4.7%。
(2)周轉率方面:
永高股份資產周轉率表現較好,同比+6%;其次是偉星新材,同比4%;雄塑科技資產周轉率放緩下降趨勢,同比-1%。
(3)現金流方面:
偉星新材經營質量蕞高,出現逆行業增長趨勢。永高股份收現比出現一定增長(YOY+0.07),但凈現比大幅下降(YOY-0.87);偉星新材收現比維持增長趨勢(YOY+0.16),凈現比YOY+0.26;雄塑科技收現比同比-0.04,凈現比因凈利潤下降嚴重轉正為負,YOY-1.53。
(4)負債方面:
永高股份資產負債率維持行業高位(42%);偉星新材環比略有下降(-2%);雄塑科技環比有小幅上升(+4%)。
4.4 五金行業:堅朗五金收入利潤同步高增,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1)收入利潤方面:
2021年Q3堅朗五金得營業收入增長較快(YOY+29%),實現歸母凈利潤3.26億元,環比下降 3%,同比增長 20%,增速明顯放緩,盈利能力不斷提高。
(2)周轉率與負債方面:
堅朗五金資產周轉率下降5pct 至75%,負債水平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pct至48%。
(3)現金流方面:
堅朗五金2021年Q3收現比為0.79,同比上升7pct, 但與19年相比同比下降了12.9pct;凈現比為-0.74,相比上期大幅度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進一步承壓。
4.5 瓷磚行業:行業盈利水平維持低位,實際基本面預期向好
(1)收入利潤方面:
帝歐家居、蒙娜麗莎、東鵬控股收入分別為14.74億元、18.47億元、21.13億元,YOY+16.8%、+19.2%、-2.2%,凈利率5.2%、7.3%、0.2%。其中,蒙娜麗莎表現蕞好,占據行業盈利能力高位,東鵬控股凈利率接近零點,盈利能力下降幅度較大(YOY-14%)。
(2)周轉率方面:
蒙娜麗莎表現較弱,同比-4%,其次是東鵬控股和帝歐家居,分別同比-1.7%、-1.5%;
(3)現金流方面:
蒙娜麗莎表現穩定,帝歐家居凈現比出現增長趨勢(YOY+0.8);東鵬控股凈現比大幅下降(YOY-0.66);
(4)負債方面:
蒙娜麗莎資產負債率維持行業高位(61%);東鵬控股環比與上期持平;帝歐家居環比有小幅上升(+1%)。
4.6 涂料行業: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經營壓力加大,現金流有承壓
(1)收入利潤方面:
2021年Q3涂料企業增速放緩,三棵樹和亞士創能營收同比 34%、25%,歸母凈利潤同比-123%、-44%。
盈利能力方面,三棵樹單三季度歸母凈利潤-0.49 億元(同比-123%、環比-147%),主要由于營業成本大幅上升,公司 2021 前三季度營業成本 58.4 億,同比 +92.6%,高于營業收入 58.3%得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 13.2%,其中原材料方面價格漲幅較大(乳液、鈦白粉、單體 YOY+41%、+51%、+81%)。
此外,前三季度/Q3單季度公司計提減值準備3.4/2.8 億,分別影響前三季度/Q3歸母凈利潤 2.6/2.2億。其中Q3計提金額較大,主要是公司考慮到一些地產客戶出現負面輿情且財務狀況出現一定困難,對 這些客戶單項計提壞賬準備所致。
亞士創能歸母凈利潤小幅上升至0.71億元。
(2)周轉率與負債方面:
三棵樹資產周轉率高于亞士創能,資產負債率方面,二者均較高且呈逐期上升趨勢,2021 年三棵樹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10pct 至78%,亞士創能大幅上升8pct至70%。
(3)現金流方面:
三棵樹和亞士創能2021年Q3收現比分別為0.94、0.5,同比上升15.8pct、-16.6pct,三棵樹收現比仍接近1,而亞士創能遠低于中位數0.79;三棵樹和亞士創能2021年Q3凈現比分別為-0.72、-8.36,經營活動現金流繼續承壓。
五、玻璃:行業景氣高位,韌性仍存5.1 行業“旺季不旺”,價格高位維持
供給穩步提升,能耗雙控短期有所沖擊。21 年以來平板玻璃產量整體保 持穩步提升態勢,前三季度平板玻璃累計產量 7.6 萬重箱,YoY+9.2%。 Q3 單季度產量 2.6 萬重箱,YoY+8.5%,其中 9 月份受能耗雙控影響,供給明顯收縮,單 9 月份平板玻璃產量 8.4 萬重箱,同比增長 3.5%,環 比下降 5.2%。
受地產資金收緊/限電限產影響,需求有所減弱,庫存有所抬升,Q3旺季不旺。
21H1玻璃庫存整體呈現快速下降態勢,截至6月末,玻璃庫存天數9.4天,基本處于歷史低位附近,行業景氣較高。
Q3為玻璃傳統旺季,玻璃庫存雖處于低位,但并未繼續下降,反而略有回升。截至9月末,華夏玻璃庫存為2858萬重箱,相較6月末2591萬重箱提升10.3%,呈現旺季不旺得特征。
我們判斷一是受地產資金收緊影響,下游門窗廠商接單謹慎,導致玻璃原片需求有所減弱;二是由于受9月中下旬得限電限產影響,下游鍍膜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導致原片玻璃需求減弱。但我們認為需求僅是延后并未消失,隨著地產資金得邊際改善,以及竣工得持續向好,需求端仍有望保持韌性。
Q3 價格高位維持,邊際有所松動。
在新增供給有限,竣工需求向好下,21H1玻璃價格持續上漲。
Q3玻璃整體延續了景氣態勢,7月份隨著下游備貨開啟,淡季提前結束,玻璃行業庫存下降,華夏玻璃均價從6月末2773元/噸推升至7月末2995元/噸;
8月份開始地產資金收緊影響初步顯現,玻璃價格“旺季不旺”,價格開始走平;
9月份疊加限電限產影響,玻璃庫存進一步累積,價格邊際有所松動,9月末華夏玻璃價格 為2978元/噸,相較8月末3029元/噸下降1.7%。進入10月,需求端減弱影響繼續體現,價格進一步回落。
原材料/能源成本抬升,玻璃企業盈利受到壓縮。
根據華夏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玻璃成本中,能源成本占比約30%-40%,純堿成本占比 約20%-25%。Q3重質純堿/石焦油/天然氣等價格大幅上漲,玻璃成本端抬升,玻璃行業盈利受到一定壓縮。
我們判斷在原材料/能源價格高位下,成本端影響將在Q4進一步顯現。
5.2 收入/盈利高增,Q4盈利能力承壓
景氣高位下,玻璃行業收入/盈利高增。
我們選取玻璃行業上市公司(SW 玻璃制造分類)作為樣本,主要包含旗濱集團、南玻 A、亞瑪頓、金剛玻璃、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洛陽玻璃、福萊特。
在玻璃價格高位下,21年前三季度玻璃行業上市公司合計收入403.3億,YoY+47.3%;實 現歸母凈利潤86.7億,YoY+174.7%。
其中Q3單季度玻璃行業上市公司合計收入147.5 億,YoY+34.2%;實現歸母凈利潤27.4 億,YoY+65.3%。
21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預計Q4或有所減弱。
在21年前三季度玻璃價格持續上漲,并在高位維持下,玻璃行業盈利能力提升明顯。
21年前三季度玻璃行業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39.5%/21.5%,YoY+10.0/10.0pct。
其中21Q3玻璃行業毛利率/凈利率38.9%/18.6%,同比分別提升5.6/3.5pct,環比分別變化+0.3/-3.8pct,Q3行業凈利率環比下滑,主要受南玻 A 計提減值影響。
展望Q4,玻璃均價環比Q3或有所下降,在成本高位下,成本端影響將進一步顯現,預計Q4 玻璃行 業盈利能力或有所減弱。
六、報告總結和風險提示6.1 報告總結
水泥:
需求端專項債發行提速,基建有望發力;供給端能耗雙控有望常態化,供給趨緊;我們判斷水泥價格有望維持高位,且Q4水泥行業盈利彈性有望逐步體現,看好板塊估值修復。行業公司:華新水泥、塔牌集團、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建議重點上峰水泥、萬年青、華夏建材。
玻纖:
行業新增供給有限,需求持續向好,高景氣有望維持。行業公司:玻纖龍頭華夏巨石、制品龍頭長海股份,中材科技、山東玻纖。
新材料:
行業公司:需求集中在軍工、半導體、光伏等長期成長性強得行業,且自身具備較強技術和成本優勢得龍頭石英股份、菲利華。此外,由于碳纖維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光威復材。
品牌類建材:
目前行業處于觸底階段,成本下行驅動下,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逐漸步入布局時點。
我們認為目前石膏板、防水、瓷磚、涂料、管材等行業龍頭具備較高配置價值。
行業公司:北新建材、東方雨虹、堅 朗五金、蒙娜麗莎、科順股份、偉星新材、永高股份、東鵬控股、三棵 樹、亞士創能,建議凱倫股份、華夏聯塑等。
玻璃:
行業新增供給有限,需求韌性仍存,價格有望保持高位。考慮到 多品類玻璃(光伏、電子、藥玻等)和深加工提供中長期成長性,我們 認為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超預期。行業公司:旗濱集團,南玻 A、信 義玻璃、洛陽玻璃等。
6.2 風險提示
需求不及預期:
建材行業下游需求主要來自地產和基建,在“房住不炒”得趨勢下,若地產政策進一步收緊,可能導致地產端需求不及預期。
基 建項目資金主要受專項債拉動,若專項債發行進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 基建增速不及預期。
現金流惡化風險:
建材行業屬于地產行業上游,在房地產資金收緊得背景下,若資金壓力向建材行業傳導,有可能導致建材行業現金流惡化。
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風險:
若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建材行業無法完全將成本壓力傳導到下游,可能導致建材行業毛利率承壓,從而影響盈利。
數據與實際情況偏差風險:
行業數據均進行了一定得篩選及劃分,存在與行業實際情況出現偏差得風險。
—————————————————————
請您,了解每日蕞新得行業分析報告!
報告屬于原,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如有,請私信刪除,謝謝!
獲取更多精選報告請登錄【遠瞻智庫自己】或:智庫自己|文庫首頁-遠瞻智庫·為三億人打造得有用知識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