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環保板塊一騎絕塵,走出量價齊升的態勢。其中中電環保封住20CM漲停,三峰環境、上海洗霸等逾10股漲停。24日,環保板塊出現分化,部分個股低開低走,隨后受大盤拖累,整體表現弱勢,板塊指數跌幅達3%,其中高能環境、德創環保跌停。這是否表明環保板塊僅僅是一日游行情呢?后期調整充分后能否介入呢?
短線環保板塊起漲的邏輯
從市場來看,今年以來環保板塊整體漲幅17%左右,跑贏了滬深300。但從長周期來看,環保板塊連續三年處于低位橫盤狀態,而滬深300漲幅接近翻倍,因此環保板塊整體位置較低。而短期部分環保個股量能較為充沛,走出股價態勢緩慢上移的態勢。具備熱點輪動和補漲的基礎條件,同時在邏輯和技術的共振支撐下,環保股走出了單日暴漲的行情。
從消息面來看,近期,環保行業政策利好不斷。
板塊估值處于相對低位
近三年環保板塊股價整體處于低位震蕩,而估值水平也維持在相對低位。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整個環保行業 PE在約30倍左右。相較于2018年之前,明顯處于歷史低位位置。其中各子行業,大氣治理估值約43倍,水務估值13倍,污水處理估值40倍,固廢處置估值30倍。由于部分環保企業估值水平較大,業績出現高質量增長,行業增持明顯。自2020年9月至今,環保行業上市公司實際已回購金額累計高達18.76億元,而上一輪環保行業大幅調整的一年時期內環保行業累計的實際回購金額合計僅為2.37億元。高額的實際回購額,一方面體現出公司較強的現金流實力、良好的基本面,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當前時點部分公司已進入價值區間。
業績趨于向好 盈利水平增加
在雙碳背景下,隨著環保政策不斷加碼,部分環保類企業整體經營穩健,業績趨于良好。從已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多數公司業績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態勢,行業景氣度延續回升趨勢。根據WIND 數據,安信環保板塊102 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714.91 億元,同比增長28.7%;歸母凈利潤134.9億元,同比增加19.07%。
其中,首創環保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6.26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凈利潤14.29億元,同比增長235.33%。
三峰環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98億元,同比增長30.32%,其中凈利潤7.58億,同比增長124.19%。
瀚藍環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51億元,同比增長45.11%,其中主營業務收入44.67億元,同比增長45.12%;歸母凈利潤6.27億元,同比增長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