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廣電-福視悅動
今年8月,關于哈根達斯使用代可可脂冒充巧克力的新聞,曾引發網友熱議。
由于哈根達斯在2020年7月的冰淇淋月餅廣告宣傳中,將實際產品配料中的“代可可脂”,宣傳為“巧克力外皮”,被上海浦東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萬元。
不過,記者注意到,今年的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仍然使用了更便宜的代可可脂作為原材料。
因去年虛假宣傳被罰
今年哈根達斯月餅仍用代可可脂
8月24日,由于哈根達斯在去年7月的冰淇淋月餅廣告宣傳中,將實際產品配料中的“代可可脂”,宣傳為“巧克力外皮”,涉虛假宣傳,其關聯公司通用磨坊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被上海浦東區市場監管局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并處罰款1萬元。
記者了解到,巧克力所用的原料可可脂,是可可豆中的天然脂肪,是一種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卻不會升高血膽固醇的健康油脂;而代可可脂則是一種人造硬脂,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相對更容易令人發胖,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盡管哈根達斯的這一“偷換”行為實際發生在2020年,但由于不久前,和路雪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夢龍,剛剛被曝出原材料雙標問題——在國內使用人造植物奶油,而在歐洲使用牛奶,此時被處罰的哈根達斯再次觸動了消費者的敏感神經。
但記者注意到,今年哈根達斯的冰淇淋月餅,仍使用了代可可脂作為原材料。
區別于去年被罰的“烏龍茶巧克力外皮”、“茉莉花綠茶巧克力外皮”“抹茶巧克力外皮”廣告宣傳,今年月餅禮盒中,廣告宣傳變成了“巧克力味外皮”,多了一個“味”字。
查閱華夏食品安全標準網后,記者了解到,在我國目前實行的《食品安華夏家標準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中,“巧克力”和“代可可脂”被明確區別定義。
其中,巧克力以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塊或可可液塊/巧克力漿、可可油餅、可可粉)為主要原料,才能命名為巧克力。而代可可脂巧克力則是以代可可脂為原材料,“并具有巧克力風味和性狀的食品”。
特別要指出的是,我國規定,巧克力以及巧克力制品中代可可脂含量不得超過5%,超過5%就不能叫做巧克力,只能叫代可可脂巧克力。
換句話說,哈根達斯為了規避風險,對廣告進行了更正,但并未更換原材料。
記者向哈根達斯天貓旗艦店和京東自營店的客服人員索要產品配料表,但兩家網店的客服均未提供,稱暫時沒有產品配料表,并表示目前網店在售的均為預售券,沒有實物。
不過,哈根達斯京東自營店的客服對記者確認,今年月餅的巧克力外皮仍由代可可脂制作。
客服人員稱,“出于產品制作工藝上的考量,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選擇代可可脂巧克力作為產品標志牌的粘合醬,其占整個產品的比例低于4%,所采用的原料均符合China標準、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選購。”
一盒月餅售價1188元
仍選低價原料
哈根達斯選擇代可可脂,遭網友怒問,“已經賣這么貴了,為什么還要用代可可脂!”那么,一盒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到底有多貴呢?
記者在哈根達斯天貓旗艦店上發現,目前哈根達斯已推出多款冰淇淋月餅禮盒,售價從200元到1200元不等。其中,不錯蕞高的是“泡泡瑪特聯名款”,一盒共7個,預售價438元;而蕞貴的,是“盧浮宮聯名款”,名為“盧浮映月”,售價高達1188元,一盒8個,平均每個月餅148元。
單價賣到148元一個的月餅,為何還要使用代可可脂?
華夏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介紹,根據可可脂程度的不同,代可可脂和可可脂的成本差距也不同,但總的來說差距較大,“一般代可可脂成本只有可可脂的六分之一,如果是和純可相比較,成本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另外,使用代可可脂或許與材料的軟硬度有關。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哈根達斯月餅通常會有一些造型,排除成本考慮,代可可脂可塑性更強,這或許也是哈根達斯使用代可可脂制作月餅的原因之一。“代可可脂的融點是可以操控的,可以做得融點更高,也就方便成型,產品適應度更廣泛。”
本文來自【福州廣電-福視悅動】,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