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佳詩麗句應有盡有,其中關于節日的古詩詞,很吸引人。通過這幾首古詩古詞,有的可以感受到古人過節的氛圍,有的可以了解古人如何過節,有的了解節日背后的玩樂。
(一)逛街
樓上多嬌艷, 當窗并三五。
爭弄游春陌, 相邀開繡戶。
轉態結紅裾, 含嬌入翠羽。
留賓乍拂弦, 托意時移住。
——出自《金瓶梅》十五回。
正值正月十五元宵節,李瓶兒邀請眾人到她新買的房子賞花燈,樓上有一間房靠近喧鬧的街道,李瓶兒在這里設桌席,懸掛花燈。
潘金蓮、孟玉樓和幾個唱戲打扮得嬌艷欲滴,三五成群地靠在窗子上往外望,邊聊邊看,就有“樓上多嬌艷,當窗并三五。”
街上游玩的人絡繹不絕,臨街的窗戶紛紛打開,幾個淫浪子弟被樓上嬌艷的美人兒所吸引,停下腳步,議論紛紛,欣賞她們千嬌百媚的姿態。
古人一到喜慶的節日,少不了逛街游玩,在街上,男人會被美女吸引,女人會被帥哥吸引,有的一見鐘情,釀成佳話;有的含情脈脈;有的挑眉放電……
可惜的是,樓上的美人不曾跑到街上游玩,只是臨窗觀賞他人的游玩。
書中并沒有明說西門慶不準妻妾到街上游玩,但是縱觀全書,極少她們上街游玩的片段,西門府規矩森嚴,女人并不能隨隨便便外出,平時在門口買東西,妻妾不是支使丫鬟幫忙買,就是讓小販來到大門前,只開一點點門縫。
說明女人的地位不高,過節也不能打破三綱五常。
(二)賞花燈
萬井人煙錦繡圍, 香車寶馬鬧如雷。
鰲山聳出青云上, 何處游人不看來?
——出自《金瓶梅》四十二回。
又是元宵節,眾妻妾都呆在家,西門慶此時已經是個小官,外出和眾官員、朋友過節,吃飽喝足了又賞花燈。
“萬井人煙錦繡圍,香車寶馬鬧如雷。”寫出了街上的熱鬧,過節的氣氛濃烈,賞花燈的人群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鰲山聳出青云上”西門慶所在的高樓就在花燈展會的旁邊,不是一般人可以上這座高樓,古人分三六九等,西門慶的地位比眾人高,樓下的人他一覽無余,他站在樓上放煙花,賞花燈,是在向樓下人炫耀自己有權有勢有錢。
古人追求人往高處走,如何不對西門慶投去羨慕的目光,正所謂“何處游人不看來”。
其實,西門慶的炫耀無非是證明自己心虛,顯得自卑,沒有自信。自信強大的人不會通過炫耀去證明自己。
(三)踢球
“在家中也閑, 到處刮涎, 生理全不干, 氣毬兒不離在身邊, 每日街頭站。 窮的又不趨, 富貴他偏羨。 從早晨只到晚, 不得甚飽餐。 轉不得大錢, 他老婆常被人包占。”
——出自《金瓶梅》第四十二回。
這首古詞通俗易懂,仔細一看覺得不像詞,登不了大雅之堂,可是《金瓶梅》絕不拒絕與民眾靠近的詞。
此詞描寫了古代專門提供踢球道具的人,字里行間滿是辛酸與痛苦,揭露出了他們的艱難處境,也表達了古人對足球的熱愛。
也是元宵這天,西門慶和那幫狐朋狗友到麗春院玩耍。古代足球隊叫圓社,三個穿著青色衣服的男人,一手拿一只燒鵝, 一手拿兩瓶老酒,獻給西門慶,還跪在西門慶面前,央求西門慶踢球。只要西門慶踢球,圓社里的人又有收入了。
“西門慶吃了一回酒,出來外面院子里, 先踢了一跑。 次教桂姐上來, 與兩個圓社踢。 一個揸頭, 一個對障, 勾踢拐打之間, 無不假喝彩奉承……當下桂姐踢了兩跑下來, 使的塵生眉畔, 汗濕腮邊, 氣喘吁吁, 腰肢困乏。 袖中取出春扇兒搖涼, 與西門慶攜手, 看桂卿與謝希大、 張小閑踢行頭。 白禿子、 羅回子在旁虛撮腳兒等漏, 往來拾毛。”
眾人一起踢球,玩得不亦樂乎,還詳寫了李桂姐踢球的樣子,前面說古代女子不好拋頭露面的,可是李桂姐為何可以呢?
李桂姐原來是麗春院的女子,和頭牌差不多,并非尋常女子,唱戲奏曲,琴棋書畫,都有一手,也不用遵守困住尋常女子的規矩。當然她的身份,則是另一種規矩。
(四)賞月
《金瓶梅》八十三回中寫道,“一日, 八月中秋時分, 金蓮夜間暗約敬濟賞月飲酒, 和春梅同下鰲棋兒。”只有寥寥數筆,整部《金瓶梅》沒有多少中秋佳節的描寫。不過,也有一詩,如下:
如此鐘情古所稀, 吁嗟好事到頭非。
汪汪兩眼西風淚, 猶向陽臺作雨飛。
月有陰晴與圓缺, 人有悲歡與會別。
擁爐細語鬼神知, 空把佳期為君說。
這首詩寫的是潘金蓮與陳敬濟勾搭在一起。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欲望越來越強烈,是自古都罕見的程度。
兩人偷偷地相約在八月十五喝酒賞月,感嘆著本來是件好事,卻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思念的時候,流著相思淚,向著陽臺甩掉眼淚,當做雨水飛濺了吧。
月亮有陰晴圓缺,人也有悲歡離合。
相會的時候你儂我儂,說著悄悄話,只有鬼神知道;把佳節留出來,只為了和君說說話。
這首詩歌沒有賞月的具體描寫,描寫的是兩人的感情,用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潘金蓮是敢愛敢恨的女人,愛的時候膽大妄為,恨的時候臟話連篇,都展現出她和其它女人的不同,在欲望面前為愛瘋狂。
(五)放煙花
星月當空萬燭燒, 人間天上兩元宵。
樂和春奏聲偏好, 人蹈衣歸馬亦嬌。
易老韶光休浪度, 蕞公白發不相饒。
千金博得斯須刻, 吩咐譙更仔細敲。
——出自《金瓶梅》四十二回。
眾人聽說西門慶大官人要放煙花,都趕到市中心花燈展會的大樓前等待西門慶放煙花,周圍盡是人頭,水泄不通。
那煙花筒都有一丈五高,在星月交輝的夜空中,無數煙花就像萬萬個蠟燭在燃燒,人間和天上好似有兩個元宵,共度佳節。
西門慶還請了幾個小優給他的狐朋狗友彈奏樂曲, 唱戲跳舞,他的狐朋狗友一邊喝酒一邊欣賞,好不快活。
他們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時間易老,休要浪費了時間,否則,到了滿頭白發的年紀哪能饒得了?
西門慶花了那么多錢,就為博得他人的羨慕,彰顯自己的財力。古人常懷升官發財致富夢,當西門慶達到這個夢想時,不忘通過放煙火炫耀一番。
人生如煙火般匆匆消逝,西門親絞盡腦汁升官發財,卻帶不進棺材,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