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學習計劃
在之前的文章里自考菌已經說過,每次的考試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去選擇。雖然每次考試可以報4門(部分省份可以報8門),但報得多不一定過得多,一味地報滿課程只會讓自己精疲力盡。
所以自考菌的建議是難易搭配,即1到2門專業課+1到2門非專業課。
在學習過程中,不要同時學超過2門。以自考菌自身為例,每天學習的時候會先學習專業課,把主要的時間精力放在最重要的課程上;專業課學完后再看非專業課,如果當天比較累,就會放棄非專業課的學習。
分解學習目標
小提示:學習一門課程前可以分解一下目標,假設一本書400頁,每天看20頁,大約20天第一輪學習結束,然后再花10天復習。一門課程就差不多了,在考試前再集中復習一下、刷一些題目即可。
二、學會看大綱
每本教材都有一個叫做大綱的東西,大綱會幫助你梳理整本書的知識脈絡,同時還會對知識點進行難度分類,如標記為‘識記’的內容只需要做到大腦里有印象即可;而標記為‘靈活運用’的內容毫無疑問就需要我們大力去記憶。
大綱示例
有些教材的大綱其實也很長,看完后讓人覺得整本書都是重點,少看哪個都不行。當你有這個感覺的時候,就要用到第三個方法了,即真題法。
三、重視歷年真題
統考每年有2次(4月和10月),也就是說每年至少有2份真題可以拿來復習。一般自考菌會建議大家做10套左右的真題,做完后基本上就清楚了出題的套路和模塊。
歷年真題
你會發現有些知識點或者說有些章節總是會考到,屬于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老面孔’,這時聰明的你應該知道怎么去做了吧?無論是把教材重新打開還是把這些題目重點記憶一下,都是不錯的方法。考試內容都劃給你了,還不過就說不過去了哦~
四、輔導資料的運用
之前自考菌也給推薦寫過選購輔導資料的文章,自考的資料主要有3種,即自考通、一考通和考綱解讀。自考通和考綱解讀比較相似,一般是按照教材的章節推進,對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解讀,適合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使用。
輔導資料
而一考通側重于習題,有大量的選擇題和簡答題供大家練習,同時還會夾雜對應的歷年真題。在看完某一章節或者進入到最后的復習階段時使用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五、養成學習習慣
自考菌非常喜歡蘇軾的一句話‘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們雖然不奢望能名留青史,但在學習這件事上同樣需要堅韌不拔。
經常有同學向自考菌反映各種學習問題,如看不下去、看不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等,其實每個學習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區別在于我們能否利用各種方法去克服。成功了你就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學霸’,既增強了自己學習的信心,又鍛煉了個人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自考菌建議大家,可以每天抽出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作為學習時間,如到了這個時間就拋開其他雜事,專心學習,漸漸地就會養成一種習慣,便也不覺得難以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