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的裝修升級,位于北京市地安門煙袋斜街53號的什剎海郵政所——“大清郵政信柜”主題郵局于重新開業,新增的古法凸版印刷機體驗、“大龍郵票”“費拉爾手稿”等珍貴收藏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大清郵政信柜”的前身是隸屬于地安門郵政局的什剎海郵電所,為配合煙袋斜街的老北京文化、展示北京郵政的悠久歷史,才以“大清郵政信柜”命名。漕運之終,中軸之畔,八百年的積淀,三朝的古都經營,都集中在什剎海。除了辦理正常的郵政業務外,“大清郵政信柜”將“團龍水龍聚龍脈”作為文化底蘊,以回眸千年的歷史變遷演繹從商周時期開始的歷史故事,展現從水上漂來的北京城、重走中軸線上的軍情傳遞作為主要展覽。
15日下午,在煙袋斜街中段,“大清郵政信柜”門前的仿古郵筒、“童子投信”銅像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走進主題郵局,首先看到的是貼滿明信片的橙色墻面,“學業順利”“父母身體健康”“希望環游中國”……各式各樣的筆跡記錄著游客們的愿望。“明信片墻是這次重裝后新增的裝飾,都是最近游客們打卡留念的明信片,共有五六百張,還有好多沒貼出來呢。”店員介紹說。
此次重裝開業,主題郵局地面上設置了一條醒目的銅裝北京中軸線地名標記,并把集郵文化感融入了吊燈,在柜臺上方還展示著清代著名河道總督張鵬翮繪制的《運河全圖》、當代畫家閆龍創作的《北京中軸繁景圖》等名畫,視覺體驗豐富,古韻十足。
據介紹,店面整體以橙色為主色調,這份橙色,源自記載中國第一張明信片設計稿的文獻《費拉爾手稿》。在歷史上,大清郵政官局于1896年開辦,所有郵票設計、繪圖幾乎全由德國集郵家費拉爾一手操辦,他還設計了九枚慈禧六十壽辰紀念郵票、蟠龍郵票、郵資明信片。目前在郵局內,“大龍郵票”“蟠龍郵票”“光緒帝御批大清郵政成立奏折”“費拉爾手稿-中國首張明信片設計復原”等珍貴文物,均作為藏品被鑲嵌在墻面上展示。
除了珍貴藏品,在郵局后方的互動體驗區,新增了一臺古法凸版印刷機,不僅是裝飾,還可以供游客親身體驗明信片印制。“先按動手柄,讓滾輪上的油墨轉移到印版上,再將明信片放進去,用力按壓聽到聲響后,明信片就印好了,現在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來體驗印刷機。”在店員的耐心指導下,一張與費拉爾手稿中相同的仿蟠龍直式明信片便完成了。
店內游客絡繹不絕,集郵愛好者劉先生本為五牛圖極限明信片而來,又購買了紅木直尺等文創產品。“這里面積雖然不大,但裝潢精致,文創商品很豐富,適合給朋友和家人買點伴手禮,店里的文字介紹和視頻解說也讓人很長知識。”
目前,郵局內售賣具備收藏價值的珍奇郵冊和具有時下熱點的郵品郵集,《故宮雪明信片》、《五牛圖連體折》、《中國珍郵—編號郵票大全》等均是熱銷產品,還有故宮六百年、五福、乾隆壽等珍品印章,值得品鑒留念。
編輯:彭丹
圖片:來自集郵博覽、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