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開國少將鐘國楚終于打聽到了曾經擔任他首長的一位老戰友去往何處的消息。然后他就趕到了一座寺廟前,因為在這個寺廟里就有一位高僧,他曾經的身份是少將鐘國楚的老首長。
鐘國楚
一: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
兩人再度見面時鐘國楚很快就陷入了回憶,他表示當初自己在戰場上經歷了各種刀槍火海,是老首長曾經無畏付出的戰斗精神鼓舞了他繼續往前進。后來國人趕走了侵略者也實現了全面解放,建立了新政府,還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將敵人趕到了三八線以南的地方。
當初的老首長臉上早已云淡風輕,像是看開了很多似的。高僧表示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雖然發展是需要大家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踏出來的,但他相信會有更多人去建設出一個更好的祖國。
那么這位高僧到底是誰?他曾經又經歷過怎樣的事情?為什么他會在戰場上退居下來然后又成為了出家的法師呢?
原來這位高僧原名叫做楊道明,他在1927年北伐戰爭結束之后,看到國人又掀起了土地革命。然后楊道明就參加了紅軍的隊伍,想要為人民的利益謀取福祉。
鐘國楚家人
他在24歲的時候就因為杰出的政治表現,然后被組織提拔為了蘇維埃主席,主要管轄的地帶是江西及其周邊的南部地區。所以從這個歷史時間來看的話,楊道明的確已經算是我黨的元老級別人物,只不過在這一條道路上,楊道明并沒有一直走下去。
1933年9月下旬之后,中央革命根據地也掀開了第5次反圍剿斗爭的序幕。但是這段歷史卻對中國工農紅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傷,然后迫于政策和戰略布局的影響,組織就將楊道明授予了其他任務。
而楊道明的隊伍在與敵斗爭過程中,規模在不斷地縮小,他們的作戰能力也在大幅度下降。迫于生存壓力,楊道明只能先脫離主力部隊,然后在江西等周邊的一些山區去打伏擊戰和游擊戰。他們一邊忙于應對敵人的圍剿,一邊也在收集大部隊到底遷移到了哪里去的消息?
可是那段游擊戰的日子遠比人們所想象的還要艱難,后人常說長征已經十分考驗人們艱苦奮斗的精神了,但是游擊戰在戰士們沒辦法補充糧食也沒辦法被提供任何后勤保障的情況下,他們想要生存下去都是一個難題,更別說如何順利的躲避敵人的追捕了。
當時楊道明在與大部隊分散之后,他就想著自己手里的兵越來越少,那要不要去擴充一下自己的軍隊規模?然后他就把自己的部隊分為4個主要的類型,其中有一個分支就專門去招兵買馬,然后將周邊一些零零散散的民兵和山頭上的土匪說服了。
等到人力充足之后,楊道明的隊伍也就慢慢變大了一些。可是人夠了之后,大家又該如何去吃飯呢?在這段艱苦時期,楊道明就率領大家一起去山上挖野菜,他們也吃過樹皮,也在無糧食的情況下吃過觀音土。
在這段艱苦的游擊戰時期,楊道明的身邊就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開國少將鐘國楚。他當時在楊道明的影響下也堅定了自己要繼續參加革命和運動的意志,所以再苦再難鐘國楚都不害怕,他覺得有朝一日黎明終將會到來。
然后鐘國楚的這種精神也感染了楊道明,楊道明就根據鐘國楚杰出的政治表現,將他提拔到了自己隊伍當中的一個團政委的位置上。
可是沒想到人有時候就是禍不單行,在楊道明的部隊與主力部隊斷開聯系之后,敵人的圍剿又加大了力度。所以這一沖撞直接將楊道明自己的部隊也給沖散了。
而楊道明就在這時,與自己的團政委鐘國楚也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楊道明當時提出的意見是其他的部隊趕緊先撤離,然后自己帶著幾十個小股力量從旁邊去包抄敵軍,專門給他們的有生力量去作掩護。
首長的命令下來之后,鐘國楚只能聽從指揮帶著部隊趕緊往前行軍了。但是楊道明這邊卻吃了大虧,他不僅喪失了十幾位兄弟,而且楊道明本人身受重傷,他一路跌跌撞撞地躲過了敵軍的圍剿。
但是楊道明那時候沒武器沒糧食,就在那樣艱難的境地之下,楊道明暈倒在了一戶農莊里。當地的老農民給已經暈厥的楊道明喂了半碗米湯,就這樣算是將這位革命英雄從鬼門關門口給拉了回來。
在農村里楊道明又養傷了一段時間之后,楊道明的心情極度不好,他覺得自己指導無能,所以才讓部隊失去了那么多生命。但是他也反對戰爭,可是他又無能為力。
所以這時候楊道明產生了另一種想法,他第1步先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謝長生,這一方面是想重新開始,另一方面是因為楊道明這個名字目標太大了容易暴露自己的行蹤,所以倒不如直接改個名字。
然后沒過多久,楊道明便覺得他不想繼續參加戰爭了,不如選擇用普度眾生的方式去為戰爭做救贖。就這樣,楊道明的思想越想越開,他直接在當地的一家寺廟里剃度為僧。
楊道明
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楊道明的確也沒有再出現在戰場上,他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保證。但他的心依然跌宕起伏著,他知道只要戰爭一直延續下去,那么戰場上就一定會有他的兄弟倒下。他想用自己皈依佛門的方式,為自己死去的兄弟們超度。
也許一個人在經歷了大是大非之后,他反而能把一些事情會看得更開。所以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楊道明的學習效率非常高,深受老住持的喜愛。在老主持的培養下,楊道明后來也接過了管理寺廟的大旗,成為了下一任主持。
二: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那在與楊道明分別之后,鐘國楚又有了怎樣的命運呢?鐘國楚其實和楊道明同樣都屬于江西人,他們在1921年聽說中國共產黨已經建立,當時就非常想要加入黨組織。
后來經過組織的考核,鐘國楚于1930年被批準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一員。那一年的5月份他也參加了工農紅軍,年底的時候就成功入黨了。
因為政治表現優異,后來還擔任過游擊連支部的書記,先后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斗爭,后來就跟在楊道明身邊游走于江西周邊的山區去打伏擊戰,這一打就打了三年多。
鐘國楚的確也算是福大命大之人,1935年,他率領游擊隊去豬仔壩反敵人圍剿時,被敵軍的子彈和炮彈的碎片給襲擊到了大動脈,當場就沒了意識倒在了泥土中,戰士們趕緊把鐘國楚送到了戰地醫院。可是醫生給他做檢查的時候,就判定鐘國楚已經沒有了生命氣息。
醫院放棄了他,沒想到鐘國楚自己卻不放棄,他的生命出現了奇跡。因為他身邊的小戰士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領導會這樣離開他們,然后這群小戰士就一直沒有給鐘國楚下葬。
楊道明
誰曾想,鐘國楚得到了一個喘氣的機會。20多天之后鐘國楚傷情不僅好了,而且他還帶著一直照顧他們的小戰士追上了部隊,并且上報消息給組織說自己并沒有犧牲。
然后組織便認為鐘國楚真是一個福將,不僅給他撤銷了已經準備好的追悼會,而且還給他了其他新的政治任務,比如說讓他當上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政治處的主任,以及組織科的科長等一系列重要職位。
而鐘國楚也不負眾望率軍參加了蘇南反清鄉戰斗以及塘馬戰斗,雖然鐘國楚多次身負重傷,可是他依然能夠死里逃生。鐘國楚在解放戰爭時期也不負眾望,還擔任了中野戰軍第6師的旅長。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鐘國楚就被授予了開國少將的軍銜。
1996年4月底,鐘國楚在南京因病去世,享年84歲。三年之后,鐘國楚心中親愛的老首長也去了另一個世界,與他相遇。
從鐘國楚和老首長楊道明的故事當中大家可以看出,其實他們兩個人都是革命英雄,他們對于國家的奉獻是后人不可忘記的,只不過兩個人所選擇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本文由歷史老炮原創,關注我,帶您了解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