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線上渠道的崛起,
眾多茶飲店紛紛研究起了“雙微一抖”的運營模式,旨在實現流量變現功能,但很多茶飲店都忽視了:
線下門店周圍1公里,才是吸引顧客進店的第一戰場。
茶飲店,為何要拿下周圍1公里?
在營銷界,一個消費者接受新事物、新品牌、新產品時,他的心中有一個接觸次數的“閾值”, 突破了這個閥值才最有可能成交。這個閾值因人而異,但必須要有指導數字的話,營銷界通常認為7次比較合理。這就是著名的:7次法則。簡單來說,就是品牌廣告至少需要在受眾面前出現7次才有效。
以眾多品牌都有在售的熱門茶飲——水果茶為例,一杯由時令水果制成的水果茶,如果只在用戶面前出現一次,用戶是很難對其留有印象。如果在用戶面前出現達7次或以上,用戶會對其果茶的色澤、味道、原料等信息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進而達成交易。對于廣大茶飲店家而言,如何讓自身茶飲產品重復出現在用戶面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之一。
本質是線下生意的茶飲店,門店周圍的自然客流是決定生存的重要籌碼,“兩微一抖”運營得再好,真正的戰場還是在門店周圍1公里。不少優秀茶飲店把品牌廣告覆蓋在門店周圍一公里范圍內能利用的墻體、路牌、崗亭等資源上,各式各樣的檸檬茶、楊枝甘露、水果桶等茶飲信息都出現在上面,和目標用戶朝夕相對,做到日久生情。
以呼和浩特某某插座茶飲店為例,其將產品楊枝甘露的信息印在兩輛雙層巴士和商場的電梯廣告上,最大限度地出現在門店周圍1公里客源的視野中,直接帶動產品銷量。
對于新開的茶飲店來說,最需要推廣出去的是自家茶飲的信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通過奶茶新品試飲、派發傳單等方式,讓用戶知曉自家茶飲的用料、味道、口感等信息,可以將品牌有效地傳達給用戶。
1、色彩>文字>logo
在門店周圍1公里進行廣告布局的時候,品牌色的大面積使用是第一選擇。在目標用戶距離門店較遠的時候,一般會難以看清門店招牌的文字及LOGO,但明亮的、具備獨特視覺刺激的品牌色會第一時間鎖住目標用戶的眼球。對原本就對色彩敏感的人類眼睛而言,門頭顏色的吸睛指數要遠高于文字。
以亮色系為品牌色的茶飲店,他們的門店顏色在街道上會顯得很出彩,來來往往的人,難免要在人群中多看這些品牌一眼。而這一眼,往往就是達成交易的第一步。
對于品牌色不是那么顯眼、品牌知名度較低的茶飲店而言,文字也同樣能起到一定的吸睛效果,廣告上直接出現品牌名比出現LOGO效果會更好。文字一眼看懂,而LOGO沒人認識。
2、廣告的本質在于重復
某戰略營銷專家曾經說過:傳播的本質,在于重復;受眾的本質,在于遺忘。“7次法則”的核心不在于是不是一定要7次,而是在于廣告不斷重復的過程中,讓受眾知道并了解品牌,讓品牌的理念刻在受眾的腦海里。
門店的吆喝聲、各種各樣的傳單、優惠券小卡片,這些重復出現在用戶視野中的廣告雖惹人厭煩,卻讓各品牌前仆后繼地使用,正是因為這些廣告方式具備一定的傳播性。不斷重復出現在用戶面前的品牌口號及門店信息,很容易讓用戶留下印象,進而產生好奇心達成交易。所以茶飲店在門店周圍1公里進行廣告布局,要在多個地方讓同一個主題、畫面的信息不斷呈現給用戶,達到重復加強記憶的目的。
3、廣告目的要明確
廣告的目的不外乎做品牌或是引流兩者,就算是門店一公里低成本的廣告,也同樣要做出側重。以昆明某小眾茶飲品牌某某大口茶為例,其剛開業進行廣告推廣的時候,直截了當地表明自身僅做檸檬茶系列飲品,很容易讓用戶將飲檸檬茶與品牌聯系在一起。
對于新茶飲店來說,在門店周圍1公里進行廣告投放時,優先品牌推廣,當品牌知名度積累起來,可適當更換為相關促銷活動。
總結:
時下的各類線上渠道雖熱門,茶飲店仍然要把門店1公里作為第一戰場。門店周圍商圈的用戶有著強大的購買力,是茶飲店最看重的一大消費力量!
在上述三大投放技巧中,茶飲店要根據自身門店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不斷調整門店1公里的廣告投放策略,讓品牌接觸到更多用戶。當TA們想喝點什么的時候,腦子里第一個蹦出來你的品牌,門店1公里營銷戰,店家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