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希望能變得更幸福,但又會覺得幸福不容易,認為它可能和好運氣有關。但是,耶魯大學認知和心理學教授桑托斯(Laurie Santos)認為,幸福感是可以通過訓練和學習獲得的。
桑托斯在耶魯大學開有一門課叫“心理學和美好生活”,曾有創紀錄的1200名學生同時選修這門課,它成為耶魯大學317年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課程。桑托斯認為,“變得幸福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科學證明,幸福需要有意識地努力。但這可不容易,需要時間。就像音樂家和運動員一樣,你可以通過不斷訓練和學習,變得更幸福。”
具體有五個方法:
第一,寫一張感恩清單。桑托斯建議學生寫下他們感恩的事,每晚都寫,持續一周。這將成為他們的感恩清單。“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已經看到那些堅持這么做的學生確實更幸福。”
二、睡得更多、更香。這項挑戰是每天晚上睡滿8個小時,持續一周。看似簡單的練習卻被證明是最難實現的。桑托斯說,“(這種方式)或許看似很蠢,但是我們知道睡得更多、睡眠質量更好,會降低你患抑郁癥的風險,并且提升你的積極態度。”
第三、冥想。經常性的冥想,哪怕每天冥想10分鐘,都會讓人感覺良好。桑托斯邀請她的學生參與研究,發現冥想和其它需要專注的活動,可以幫助人感受到更多幸福感。
第四,花更多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與朋友和家人享受美好時光能讓人更快樂。桑托斯說,“花時間與喜歡的人在一起,擁有健康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可以顯著提高你的健康狀態。”這并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只是要確保你“活在當下,明白你們在共同度過這段時間,以及如何度過這段時間。”桑托斯說,“時間的概念對你的幸福而言非常重要,我們經常把財富與我們擁有多少錢聯系在一起。但研究表明,財富與我們擁有的時間聯系更緊密。”
第五點,少用社交媒體,多建立真實聯系。“有研究表明,像Instagram這樣的社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遠沒有那些不怎么使用的人幸福。”桑托斯說,社交媒體可以給我們一種虛假的幸福感,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被它完全占據,多建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