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新聞記者 姜赟 陳偉斌 通訊員 朱張津
有網友向深圳市光明區有關部門反映,深圳光明區公明中學初二年級家委會發動所有班級,為教師節購買禮品。
隨后,深圳光明區教育局回應稱,相關情況屬實,已明確要求學校教師不能接受家長的各種禮品,并通知學校要求家委會將集資退還家長。
教師節就在眼前,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記者身邊問了一圈,幼兒園和小學的家長普遍都面對過這個問題,討論過,甚至行動過。這其中尤其以新生家長最為熱烈,班級群、家長群、家委會群……明里暗里都在討論,話題圍繞著“送不送”“送什么”“會不會收”展開,有的去向高年級家長討經驗,有的干脆去打聽老師們的喜好。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們送禮的心態,正在悄悄改變。
之前很多家長是希望送禮換“多一點的照顧和關心”,而現在,不少家長表示,自己更多地是出于尊師重教,“孩子一天中接觸得最多的就是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從早八點到晚六點,老師們不容易。我覺得不送感覺說不過去,但又怕送的不合適,變成了老師們手里的燙手山芋。”一位已經為這件事糾結了一周的劉先生說。
送不送?送什么好?
新生家長倍感糾結
郭女士家的孩子今年剛上幼兒園,9月1日開學后,她便一直在想一件事——9月10日就是教師節,作為新生家長,是不是該為老師們準備點什么?
“那天和小區里其他孩子家長聊起這件事,大家覺得可以送點花或者卡片,可說完又覺得送這兩樣東西似乎沒啥意思。”郭女士回家后,繼續和丈夫商量,“我老公說不如送點口紅或者小首飾包之類的,因為兩位老師加一位保育員都是女性,但我覺得不太合適,很多人都有顏色、品牌喜好,就怕不是她們喜歡的。”
丈夫的意見沒啥用,郭女士去請教了小區里的前輩,幾位過來人的意見比較統一:送什么都不合適,還不如不送。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如何配合好幼兒園一起教育孩子,為老師分憂。如果真要送,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個小物件,比如賀卡。郭女士茅塞頓開,十天的心事頓時放下了。
相比郭女士的糾結派,同為新生家長的陳女士就是行動派。“我們家今年讀幼兒園,才組建沒多久的家長群最近就在聊這事,不過我沒參與討論。我覺得這是私事,沒必要廣而告之。當時家里恰好有條絲巾,我覺得女老師應該會喜歡。上周三送孩子上學時,在校門口我就順便送了。”
讓陳女士有點失望的是,送禮行動失敗了,“老師現場就把禮物還給了我,直接從我們車窗放回來了。”不過陳女士表示,雖然這次失敗了,但以后還是會送,“送不送是我的事情,收不收是老師的事情,趁著節日表達下心意就好。”
不能讓老師有負擔,又要有意義
“老生”家長同樣頭疼
杭城一所小學的一年級新生家長周女士也非常頭疼,過去三年,她們都會給老師準備一張賀卡或者一朵鮮花,但周女士的丈夫覺得,如今已經是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他覺得還是需要給孩子老師們準備點像樣或者比較有意義的禮物,但肯定不是賀卡和鮮花。”
周女士所在的新生家長群里,并沒有人討論這事,但私下里,幾個彼此稍微熟悉的家長,拉了個小群,談論這個話題,并且表示,大家可以各自發表意見,但絕不能把自己的意志、觀點強加給別人。
周女士說,目前最受大家認可的一個方案,就是預定一個大蛋糕,以班級的名義送,裱上一些祝福的詞句。整體做得淡雅一些,價格不高,但也表了心意,還可以讓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分享。
孩子已經上四年級的王女士,遇到教師節送禮的問題也會覺得非常棘手。“送禮不能送價值高,讓老師覺得有負擔,但又要有意義,讓老師印象深刻。總之每年教師節,家委會的家長們都很頭痛。記得剛上一年級那會兒,家長們比現在更加重視,討論了好幾天送什么禮物,大家提出了非常多的想法。”
王女士說,其實有時家長們送的禮物,比不上孩子親手制作的更能讓老師開心。“去年教師節,我家孩子主動提出要親手制作一個小布熊送給老師,當時我蠻吃驚的,因為我們是男孩子。后來我幫他找出了一件舊衣服,他自己在上面畫出熊的模樣然后剪下來,我再教他怎么縫,他做了三天才把布熊做好了。雖然那只布熊丑丑的,但老師收到的時候非常開心,還特地給我發了微信感謝。”
家長們絞盡腦汁
老師們覺得“大可不必”
家長們在這邊絞盡腦汁,那老師們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
知乎上,有一位老師這樣說道:每個老師都想收到禮物,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反正我想要禮物,極其的想要。但是我不想要也不會要貴重的禮物,我想要的禮物是教師節那天的幾支花——
一支來自學校,讓我有歸屬感;
一支來自班級,讓我有認同感;
一支來自家長們,讓我有成就感。
一位公辦小學的老師告訴記者,他們非常感謝家長們的良苦用心,但真的“大可不必”,因為教學,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并不會存在送了禮物就會對一些孩子有更多的關照,都是一視同仁的。“其實我們也很為難,收了覺得擔不起‘教師’兩個字,不收又怕傷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另一位幼兒園老師同樣覺得家長們不必花這么多心思,“往年家長們送的五花八門的禮物,其實老師們真的記不住到底哪樣是哪位家長送的,不管送不送,我們對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
就在杭州市教育局網站發布了《關于開展全市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
隨后,杭城不少學校也紛紛發出清廉公告。杭州市時代小學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表示:我們真誠倡議大家以和諧溝通、真誠問候代替向老師送禮請客等行為,不以任何形式向老師贈送禮物,一起維護與堅守暖暖時代的這一份純凈。不讓送禮成為您和老師的精神負擔,少一些物質和功利,多一分精神與理想。
杭州陽光幼兒園的全體教師也發出承諾:拒收禮品,廉潔從教使我們的紀律和品格。敬業愛崗,愛護孩子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請家長朋友們配合我們的倡議,不要讓老師為拒收您的禮品而費神,不要讓送禮成為您和老師共同的精神負擔。同時還公布了監督電話。
問了一圈,記者發現,不少老師都認為家長們的全力配合與理解,才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所以,家長們真的沒要花那么多心思,簡單的一句祝福就足以讓老師們感到溫暖啦!
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