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今年8月以來,全國多地出現炭疽確診病例,炭疽病例的頻繁確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感染炭疽病毒有什么癥狀?感染的途徑是什么?該怎么預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網站截圖
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傳染病教研室主任毛小榮。
什么是炭疽?人感染后有何癥狀?
毛小榮介紹,炭疽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它是由炭疽桿菌感染所導致的動物源性傳染病,主要發生于食草動物,特別是牛、馬、羊。人主要通過接觸病畜及其排泄物或者食用病畜的肉感染。主要表現為皮膚炭疽,其次為肺炭疽和腸炭疽。炭疽屬于乙類傳染病,但是肺炭疽,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所以,一旦出現肺炭疽,要按照甲類傳染病來管理。
記者在中國疾控中心官網《炭疽疾病概述》中查到,該細菌由Robert Koch在1877年首次發現。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全國炭疽監測方案》,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桿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
炭疽主要有三種臨床類型:皮膚炭疽、肺炭疽和腸炭疽,有時會引起炭疽敗血癥和腦膜炎,其中皮膚炭疽最為常見。
在已通報的病例中,山東濱州和山西呂梁發現了皮膚炭疽。皮膚炭疽病變多見于面、頸、肩、手和腳等裸露部位皮膚;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的水腫、斑疹或丘疹、水皰、潰瘍和焦痂;疼痛不明顯,稍有癢感,無膿腫形成。
北京報告的來自河北承德的確診病例為肺炭疽。肺炭疽初起為“流感樣”癥狀,表現為低燒,疲乏,全身不適,肌痛,咳嗽,通常持續48小時左右。然后突然發展成一種急性病癥,出現呼吸窘迫、氣急喘鳴、咳嗽、紫紺、咯血等。
為什么會感染炭疽?怎么治療?
毛小榮認為,不規范的牲畜的疫苗接種,不嚴格的檢疫和不科學的屠宰方式可能是感染炭疽的主要原因。
炭疽患病動物和死亡動物尸體是炭疽的主要傳染源,患病動物的血液、糞尿排泄物、乳汁、病死畜的內臟和骨骼等可含有大量的炭疽芽胞桿菌,人在宰殺、剝食病患動物時,或者接觸了可能被病患動物的血液、排泄物等污染過的物品時,該細菌便可能通過皮膚上的微小傷口進入體內,引起感染。
炭疽還可以經口感染,主要是攝入了含有該菌的污染食物引起的腸炭疽,這多與飲食習慣和食品加工有關,如未經高熱加工處理的風干牛肉等。炭疽還可因吸入污染有炭疽芽胞的塵埃和氣溶膠,引起肺炭疽,這種感染很少見,最常在皮毛加工廠的工人中發生。
資料圖,圖源:中國政府網
“目前發現的病例中,感染炭疽的人群多為牧民或者從事養殖和屠宰牛羊牲畜及販賣相關制品的人群,從事皮毛加工處理職業的人群也可感染炭疽。”毛小榮說, “治療炭疽病最基礎的藥物是青霉素,沒有什么特別特殊的藥。”
在傳染病中,雖然炭疽的傳染性比較強,但是它的傳播途徑是有限的,民眾不必產生慌恐,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較高,但若不及時診治,炭疽病死率較高。
人和人之間的傳播極少見,科學預防是關鍵。
同時,毛小榮還是甘肅省傳染病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甘肅省醫學會感染病學會主任委員,對于會不會出現“人傳人”現象,毛小榮表示:“人和人之間的傳播極少見,目前沒有人傳人的報道。”
“炭疽屬于自然疫源性,主要是由動物傳染給人的,人與人之間一般是不會傳染的。牧民或者從事養殖和屠宰牛羊牲畜及販賣相關制品的人群、跟動物接觸比較多的特殊從業者要接種疫苗,普通人不用接種。”關于是否要接種炭疽疫苗,毛小榮這樣說。
炭疽病可防可治可控,最重要的是要科學預防。據多地疾控提示,預防炭疽,最重要的是不接觸傳染源,同時要加強牲畜流通、屠宰環節的檢疫、監管和對違法行為的處罰。
炭疽究竟是什么?
會不會人傳人?
應該如何有效預防?
一圖讀懂
↓↓↓
來源:科技日報 部分內容綜合自廣東科普、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