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經常會看到無紙化學習的字樣,而且這種學習形式也成為了職場和學生備受推崇的形式。
無紙化學習被推崇并不僅僅是因為現在紙張價格上漲,更多學習者覺得,無紙化辦公可以更高效。
可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半月談的記者對職場上無紙化辦公調研發現,無紙化辦公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效。而且經常會因為網絡原因而陷入卡頓等尷尬局面。所以“無紙化”是否真的高效還有待爭議。
而且無紙化學習還有一些缺點,是無可避免的。所以想要讓無紙化完全替代有紙學習,也是很難實現的。
一、無紙化學習的好處和壞處
無紙化學習的好處是可以電腦手機直接同步,省去了上傳的麻煩。而且可以直接復制粘貼,不用逐字手寫,效率也會高很多。
而且線上存儲也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性。而且存儲空間很大,不受紙質的限制。
但是無紙化學習也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點:第一個缺點是不利于理解和記憶。第二缺點是要依賴于網絡。第三個缺點:影響視力
1、理解和記憶
人類記憶的關鍵在于大腦的海馬體,這個區域負責把暫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使用紙和筆的人在事后回憶時,海馬體區域有更強烈的大腦活動。
因為當人們拿起紙和筆寫字的時候,大腦的海馬體通過空間記憶,加強了內容記憶。
但是如果是電子設備,雖然省去了寫字的過程,但是大腦的海馬體也失去了記憶的機會。
除了記憶之外,我們對于事物的理解也需要一個過程。雖然無紙化學習的優勢看似是快捷,但也正因為快捷也失去了理解的過程。所以優勢也變成了劣勢。
我們用紙張閱讀時,眼睛會不停地去回看前面的部分,解決閱讀時的疑惑或者問題。雖然一目十行的人真的存在,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普通人,無法真的過目不忘。所以紙質閱讀可以幫助我們隨時尋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是屏幕閱讀時的理解就會差一些。因為我們使用的屏幕比較小,而且一屏能夠呈現的內容有限。如果我們想要進入下一頁,那么這一頁必將翻過去。那么我們不理解的時候,也沒有機會回看。而且每次上下或者左右翻動的時候,閱讀就被打斷了,也會影響我們理解和記憶的效率。
所以無紙化學習的優勢也變成了劣勢,影響了我們的理解和記憶。那么缺少理解和記憶的學習是很難真正的高效的。
2、依賴于網絡
無紙化學習都要依賴于網絡,所以一旦網絡出現問題,那么工作就很難進行。雖然現在也有很多軟件可以在沒有網絡時候存儲,在有網絡之后實時同步。但是能夠同步的前提仍舊是網絡。所以一旦離開網絡,我們的線上存儲內容就很難打開,或者更新。
3、影響視力
隨著電子化產品的普及,現在眼睛的問題越來越多。我國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小學生中近視的發生率已經達到40%。而成人中干眼癥、視疲勞、白內障、黃斑變性等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
很多提倡無紙化學習的人幾乎不看紙質書,不用紙質筆記記錄。那么他們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將會大大增加。那么對視力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嚴重。
二、如何學習才能既高效又能夠便于理解和記憶?
如何學習才能實現理解和記憶,并且能夠沒有限制的存儲呢?答案就是紙質和電子兩者相結合。
1、電子筆記存儲量大的內容
如果有大量的文獻內容或者重點信息,我們可以先用電子筆記保存。因為電子筆記的存儲量強大,而且分類廣泛。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分類。
而且電子筆記還有一個強大的優勢就是關鍵詞搜索。我們只要給存儲的信息用關鍵詞打上標簽,那么日后想要找到相關信息的時候,只要利用關鍵詞搜索就能夠立即找到。
現在非常常用的電子筆記有:有道云、為知、印象筆記等等。都可以實現多種電子設備同步。存儲和搜索的功能都很強大。
2、利用紙質筆記回顧、提煉、思考
雖然電子筆記的功能都很強大,但是紙質筆記仍舊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寫字可以幫助我們回顧和思考。
我們可以將電子筆記里面大段落的信息提煉出重點,然后記錄在紙質筆記上。然后旁邊留上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思考和延展性信息。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真正的理解和記憶,并且把知識內化。
而且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隨身攜帶,記錄一些思考內容或者隨想。或者一些需要延展和創意的思考,我們都可以利用一張紙來完成。
《從前慢》里面有一句詩:“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雖然現在每天可以上百上萬封郵件,效率提升了成千上萬倍,但是我們浮躁的內心仍舊需要一些傳統的方法才能夠慢下來。比如看一看紙質書,或者寫寫毛筆字。
雖然做一個現代人,電子化是離不開的。但是傳統的學習方式仍舊有它的優勢和存在價值。追求效率或許是現代人都在做的事,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讓自己慢下來。聽從內心的聲音,或許這樣的學習方式更有效率。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日更100天計劃第4天第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