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發表于Nutrients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早點吃晚餐(6點),不僅有助于改善血糖波動,還有利于改善次日早餐后的血脂代謝狀況。
飯點定在什么時候更健康?「6點」PK「9點」
輕度限時飲食是否能改善健康成人的24小時血糖水平和餐后脂質代謝?日本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索。
這項隨機交叉研究納入了12名健康成人參與者(男性2名、女性10名),在進食相同熱量的前提下,對比了參與者相差3小時進食晚飯(晚6點 vs. 晚9點)對身體代謝指標的影響,為期3天。
兩組在第2天的平均24小時血糖水平存在顯著差異(p=0.034),6點組明顯更優。此外,與晚9點組相比,晚6點組第3天早餐后30分鐘和60分鐘的餐后呼吸商顯著降低(p<0.05)。(注:呼吸商指的是生物體在同一時間內,釋放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的體積之比或摩爾數之比,用于評估能量代謝狀況)
圖1 晚6點和晚9點吃晚餐者三天內的血糖波動變化
早吃晚飯——又一養生小竅門,Get!
研究者指出,雖然只相差短短的3個小時,晚6點前吃晚飯組24小時血糖控制以及第二天早餐后的脂質代謝都明顯好于晚9點晚飯組。提前吃晚飯,飯后不吃零食,也許是個不錯的養生小竅門。
參考資料:Nakamura K, Tajiri E, Hatamoto Y, Ando T, Shimoda S, Yoshimura E. Eating Dinner Early Improves 24-h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Boosts Lipid metabolism after Breakfast the Next Day: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Nutrients. 2021;13(7):2424. Published 2021 Jul 15. doi:10.3390/nu1307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