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酒文化,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有喝酒的愛好和習慣,整日參加應酬。8月4日,科技部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名為《加拿大一項研究表明部分癌癥和飲酒》,援引了《柳葉刀·腫瘤學》的研究結論,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把酒精定義為一類致癌物,喝酒喝的越多,得癌癥的幾率越大。
這項研究指出,之所以喝酒會得癌癥,是因為喝酒破壞了DNA。大家都知道DNA出現突變的情況,才有可能讓人患上癌癥,但是飲酒越多,對DNA的損害越多,這種損害逐漸累積,就會造成跟DNA突變一樣的結果,讓人患上癌癥。
酒精是一類致癌物,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改掉飲酒的習慣,如果必須要喝酒,也要適量,不能喝太多。
喝酒和哪些癌癥存在關系?
喝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酒精是一類致癌物,長期過量飲酒會讓人們得癌癥的幾率上升。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長期過量飲酒會誘發肝硬化,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也有可能發展成肝癌。除此之外,酒精也可能在肝藥酶的作用下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使維A酸濃度降低,會促使細胞過度增生,誘發DNA突變,讓人患上癌癥。
除此之外酒精還有一個危害,就是會影響人體的激素水平,女性患乳腺癌,和喝酒有一定的關系。綜上所述,喝酒和7種癌癥有關,分別是口咽癌、肝癌、喉癌、食道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盡快改正喝酒的習慣,不要過量飲酒,否則這些癌癥就很有可能找上門來。
怎么才算適量飲酒?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推脫不過去的場合,需要飲酒,這個時候一點酒也不喝是說不過去的。為此要掌握好飲酒的量,不要過量飲酒。
很多人不知道怎樣才算適當飲酒,不知道怎樣才算過量飲酒。其實和酒精的攝入量是有關的,男性每天攝入的酒精量不能超過15克,女性還要少一些。想要知道自己攝入酒精量,有一個公式,那就是飲酒量乘以酒精濃度再乘以0.8,這樣得出來的數值就是酒精量。
可以提前計算一下,看自己能喝多少酒,在這個范圍內盡可能的少喝就可以了。不過酒精畢竟算一級致癌物,能不喝就不喝,滴酒不沾才是最健康的。
可以學習張繼科獨特的擋酒方法
有的時候,在一些場合當中,周圍人特別熱情,總是敬自己的酒,可以用一些獨特的技巧,來讓自己少喝一些,最近張繼科獨特的擋酒方法這條新聞就沖上了熱搜。
張繼科為了躲酒,碰杯的時候,把自己的酒杯里的酒倒到了別人的酒杯里,網友稱張繼科是被乒乓球事業耽誤的喜劇人。我們在生活當中確實可以借用張繼科的這種躲酒方法,畢竟少喝一口酒是一口酒,畢竟酒會危害人體健康。
除了學習張繼科這種躲酒技巧之外,還有一些酒場上的技巧,能夠盡可能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
第一,喝酒的速度可以慢一些,不要喝太快,盡量避免一口悶的情況。
第二,在喝酒的過程中多吃些菜,不要空腹飲酒。
第三,喝酒時旁邊放上一杯水,喝一口酒,多喝幾口水,水有稀釋酒的作用,可以減輕點危害。
喝酒不是健康的習慣,酒精屬于致癌物,和7種癌癥有關。在生活當中應該盡快的戒酒,如果有必須喝酒的場合,必須要控制酒量,適量飲酒。在喝酒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躲酒技巧,避免喝多。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健康名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