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建筑業,人們的印象還停留在畫圖、施工等原始階段,然而數字化把AI、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帶到了建筑業,實現了產業從勘探、設計、施工到交付的全流程變革。作為傳統重型行業,建筑業需要更多垂直企業、跨界科技公司一起參與。
建筑設計AI平臺“品覽智造”宣布完成A++輪融資,這是品覽在半年內獲得的第三輪融資。
品覽智造創始人李一帆表示:“當下很多‘泛地產’企業也開始參與到建筑領域的投資,他們主要投資與自身產業生態相關的企業,不一定是針對‘退出’,也可能是為了豐富自身生態鏈條?!?/p>
補充企業生態鏈
建筑科技公司“小庫科技”獲億元級戰略輪融資;建筑業AI視頻監控云平臺“viAct視動智能”宣布完成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建筑機器人研發商“蔚建科技”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建筑科技領域融資不減。
李一帆表示,目前建筑科技行業的投資機構主要是一些關注科技的早期風險基金、房地產基金、傳統房企以及和“泛地產”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
此前品覽智造已獲得梅花創投、明源云、IDG資本、金沙江創投、順為資本、快創營、眾麟資本、我國金茂、海創匯、香港新世界等創投機構與戰略伙伴的投資。
“明源云給我們的是戰略投資,希望我們能在戰略方向上和他們有所契合。他們一直想在設計板塊、智能板塊深挖,我們剛好這兩個方向都符合?!崩钜环缡钦f。
當下很多“泛地產”企業參與了建筑科技行業的投資,和普通的投資基金不同的是,“泛地產”企業主要投資與自身產業生態相關的企業,不一定是針對“退出”,也可能是為了壯大自身的生態鏈。初創企業承擔了試錯和人才成本,同時“泛地產”企業利用自身的渠道、供應鏈等把初創公司迅速推向了下一個階段。
李一帆表示:“目前建筑科技行業的投融資呈現出‘小爆發’現象。行業大概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加熱,其中‘明源云’的上市是很大的誘因。因為明源云IPO讓很多二級市場掙到了錢,一級市場也成功退出,其實對于LP、GP都有沖擊?!?/p>
智能化轉型需求
明源云高級副總裁、生態和投資負責人童繼龍表示,2021年上半年在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房貸管理“兩道紅線”、雙集中供地等常態化政策的基礎上,房地產行業監管還在持續收緊。從下半年開始“集中供地”中已經出現了先競品質、后競價的集中競拍模式,凸顯了產品設計及工程品質對于當下地產開發的重要性。
“地產行業的AI智能化意義深遠。例如,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品控、實現智慧型社區及業主服務、沉淀開發全鏈條中的數據資產等。其中,AI賦能的標準化設計管理、圖紙品控服務和智能出圖服務等都將極大程度地助力開發商產品設計。”童繼龍說。
產品標準化設計是當前住宅建筑設計的重要趨勢,相比傳統的設計方法,產品標準化設計具有節約社會資源,降低開發成本等優勢。但施工圖制作普遍存在著成本高、周期長、效益低下、繁瑣易錯漏的特點,很難跟上整個產業鏈的數字化進程。
品覽智造以施工圖制作環節作為切入場景,致力于通過AI為建筑設計建立自動化交付流水線,目前主要服務于地產企業設計部和設計院客戶。
李一帆表示,在施工圖這一環節設計師畫的圖紙非常具體,很可能就是馬桶怎么畫、線怎么走,看起來好像傳統的CAD插件也能做到。但其中流程非常復雜,八百多張圖在一個系統里,還要保證每個圖都有細節、局部和全局,從算法層面上技術難度很高。
“設計師應該更加專注于創意設計和產品性價比邏輯,不需要為了基礎的繪制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彼f。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7608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商品房銷售額173613億元,增長8.7%。設計費用占總工程價的3%-5%;。其中施工圖制作費用占總設計費用的32%,市場可達近千億規模。
據李一帆介紹,盡管市場廣闊,但我國建筑科技行業當下還處于起步階段,外國、歐洲和澳洲都已經出現了建筑科技領域較為成熟的創新型公司,延伸到產業鏈各個階段。
“國外在建筑科技領域起步相對比較早,是一個自然生長的狀態,底層技術較為扎實。我國在該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智能化層面推出多個鼓勵政策,傳統房企、科技公司和資本都會關注,能帶來不少機會?!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