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入高速發展期。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60萬億人民幣。
數字經濟藍海,對任何企業都是莫大的機遇,特別是對于通訊行業來說,更是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有準備的企業則已經開始大展身手。2016年,中興通訊啟動數字化轉型;2021年,中興通訊進一步提出“數字經濟筑路者”的定位,更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下扎根,向陽生長,助力我國數字經濟的全面發展。如今,憑借多年的沉淀,全球通訊巨頭中興通訊正成為數字經濟領跑者。
數字之路,始于腳下
面對“數字經濟筑路者”的時代重任,中興通訊更有著明確的自我認知。中興認為,“路”就是網絡和計算,在這個領域中中興排名全球前四,擁有絕對實力。“筑”是修路的過程,就是為行業用戶助力和賦能。而“筑路”是否成功,還要中興通訊內部“用了才知道。”
對此,中興通訊提出了著名的“用5G制造5G”。在南京濱江開發區的中興“5G智能制造基地”,基地內全覆蓋的5G網絡打造尖端生產線,云化AGV、8K機器視覺、云化PLC、智能倉儲、工業穿戴、數字孿生、生產現場監測等十個典型5G應用,可在每分鐘內生產五臺5G基站并發往全球,實現人工減少40%、不良率減少20%、生產周期縮短30%,生產效率提升40%。
利用通訊行業的5G基礎優勢,中興通訊正在把濱江工廠的模式向千行百業進行復制。針對各行業生產情況不盡相同的特點,中興通訊將濱江工廠的解決方案量化成四十幾個“原子”能力,讓每個“小單元”都能在特定的場景下獨立使用,然后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對每個“原子”重構,形成完整的行業解決方案,使5G應用能更接地氣地為各行各業服務。
向下扎根,到一線去
修筑數字經濟之路,深入一線打下堅實基礎尤為重要,這是中興通訊一直在做,并要做到極致的。
在中興通訊,為行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支持,到一線去研發,到一線去發現需求,到一線去創新,已經形成共識。像是從2019年起,中興通訊與三一重工全面合作,圍繞5G推動智能制造產業升級,在工業AR、工業控制、無人駕駛、園區無人安防等領域共同研究探索基于5G的業務應用場景,打造5G應用樣板。中興通訊全身心投入行業發展,了解行業痛點、機理和流程,最終與行業實現雙贏。
為了當好“筑路者”,中興通訊還堅持關鍵技術自主創新。2021年,相關研發投入金額達到147.9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4.59%,創下歷史新高。中興通訊還把很大一部分資金投向基礎技術如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的研發,隨時迎接數字化轉型的拐點。
砥礪前行,未來向好
截止目前,中興通訊在超過15個行業,與全球90余個運營商、500多個合作伙伴開展了廣泛的5G創新應用探索。在泰國的工廠、比利時的港口、奧地利的農場,在我國的工業、交通、電力、環保等眾多領域,泛5G等新型信息技術正得到廣泛應用,并深刻改變了社會生活的進程。身為“筑路者”,中興通訊已經把數字經濟這條路鋪設到全球,直通向未來。
同樣被看好的,還有中興通訊的發展前景。隨著5G商用、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中興通訊聚焦主業,提升經營質量,固本創新齊頭并進,在原有優勢領域獲得更多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在創新領域的布局更是成績斐然,并乘勝重回營收千億量級。而中興通訊保持的穩定年增速,更被外界視為是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向好的重要指標。
按照中興通訊在2018年制定的“三步走”戰略來看,明年中興通訊將迎來全面提升市場占有率,實現規模盈利的“超越期”。這就意味著未來中興通訊將以5G技術創新為更多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新生,中興通訊也必將在新的生長周期中全面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