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農業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行業,關乎著每一個人的健康;農業同時也是非常小,每個地區的種類有限,而且難以流通。在農業領域,想要做出一番成績,應該怎么做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大農業很大也很小,只有有效辨別她的大與小,才能有機會做降維打擊。
一、農業很大
有種植、養殖、畜牧、林業之分。對于種植業,很多人會說有幾個模式,歐美、北歐、澳洲和東南亞,東南亞又有日本和臺灣這兩個例子。
前一陣子的臺灣鳳梨也是登上熱搜的。
每個國家/區域的農業種植模式不同,消費習慣不同,流通方式也不一樣。
之前很多人拿我們的生產模式和日本國、臺灣地區比較,拿我們的消費模式和歐美諸國比較,其實大家都不是一樣的:形態各異,盈利點各異,商業模式各異,標準各異。僅可對標不可照搬,也不會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愿景。
從上面描述看農業很大。
二、農業很小
在改革開放前期,在農產品流通領域也有很多人挖得了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流通品類少,很多農產品只是本地流通。
隨著高速和車輛的普及,我們的農產品流通廣了起來,但是很多貿易商一年到頭也就交易那幾種農產品,農戶一年也就生產那幾種農產品,農業的區域性質也非常的明顯。
想要讓老經驗農戶改生產其他的農產品很難,想讓農戶換個品種都很難。所以新品種推廣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為農民保底價,對于種子公司而言,推廣所需的營銷費用也是大頭。
同樣的,想讓老經驗經銷商增加一個新品種也很難。他們都只愿意操盤自己熟悉的農產品。所以他們會受到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的全品類覆蓋的降維打擊,是不是又回到了市場營銷管理盛行的時代!
從上面的描述看,農業很小。
三、大農業下可以做的小嘗試
對于農業,可以理解為農業產業層面很大,農業從業者層面很小。
1. 農業服務
農業服務有很多,有面向生產者的、面向經銷商的、面向代買代賣的、面向金融的,合起來就是現代農業服務或者智慧農業服務,簡稱農服。
農服這個模式很多,可以結合互聯網來做,也可以線下來做,比如我們微信群里就有很多可以提供服務的。
農業可以做的小一點,可以專注于貿易撮合、材料代寫等。
2. 貿易撮合
貿易撮合實際上是農服的一類,可以單獨描述。
一般很多地方的地頭蛇能夠提供農產品的撮合交易。通過撮合,經銷商可以快速找到農產品用于支撐自己的訂單達交賺錢。
貿易撮合一般去當地的批發市場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人。假如有些門店寫了“信息部”,這就很好了。
3. 材料撰寫
很多農業企業和農業從業者不知道怎么寫項目申報材料,導致可以拿到的補貼沒有拿到;也不知道寫宣傳文案,導致擴張的機會稍縱即逝。
我們中提供的材料代寫服務,其他人也可以參考。
咨詢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最初相當于幕府。農業企業需要寫材料,農業個體戶需要,政府也需要。有任何需要可以找我們。
4. 食材配送
食材配送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之前也有文章專門講述。
別小看這個小模式,任何地方的國企、政府、學校等食堂均需要食材配送服務,市場也是很大的。
大家在做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和當地的人合作,一起合作共贏。
5. 農業SaaS化
現在市面上的農業SaaS軟件魚龍混雜,可能幾個人的團隊就搞一個,推廣方式也是逐一地推,效果不好、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高。
但隨著各行各業的SaaS化,農業勢必也會走上這條路。關鍵在于能不能做真正的SaaS化,而不是面向客戶的一味妥協,最后成了定制化。
這個需要做IT的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資源互補。
6. 農業價值直播
直播一直會是人們休閑的工具之一,也是部分人賺錢的工具之一。但是價值直播、內涵質量并不是所有直播者都知道。現在農業直播行業魚龍混雜,跟之前紅火的定位咨詢差不多。
高價值的農業直播,也是一個機會點。價值和內涵都是一個合格的農業直播者的必備。
當然還有其他的模式,我們也就對我們公眾號提供的服務模式進行介紹,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專欄作家#
清河落河清,公眾號:農業一二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名熟悉農業的IT架構師,現從事企業架構工作,創建農業微信公眾號、農業社群。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