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英國誕生的第一個試管嬰兒叫路易斯布朗,這個時候開始就給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不孕不育的家庭帶來了希望,不過當時也受到了很多的倫理道德的爭議,尤其是有某些宗教的,認為這樣做是很冒犯的
40多年來,醫療的技術也是突飛猛進了,而試管嬰兒也是經歷了一代、二代、三代以及現在的四代。
不過現在的臨床應用主要是前三代,在我們國內做試管嬰兒的500多家醫院里面,可以做第三代的也就只有區區幾十家的三甲醫院。
你們不要認為做試管嬰兒所說的幾代幾代是和買手機一樣的,這是不一樣的,也不是就說二代比一代好;三代比二代好,這所說的一代是針對不同的情況的,接下來了解一下。
第一代:主要針對的是女性排卵的異常,患有子宮內膜異位。其方法是將夫妻雙方的精子、卵子取出來之后,放在培養皿中自由結合,那大量的有活力的精子就圍著卵子進行比賽,最后就結合成受精卵了,這就有點像我們的“自由戀愛”。
第二代:主要針對的是男性弱精、少精或者是精子畸形、異常等,其方法就會在顯微鏡之下,醫生選擇單個的精子直接注射進卵子里面,進而形成受精卵,這就有點像我們的“包辦婚姻”。
第三代:就要更為復雜一點了,主要針對的就是那些有遺傳病的夫妻,進而使得她們可以生育健康孩子創造機會。
本來有一些遺傳病,比如血友病、色盲等都是會遺傳給后代的,那第三代的試管嬰兒技術又稱為植入前胚胎遺傳診斷篩查,從試管嬰兒的胚胎階段提取細胞,從而進行染色體或基因檢測,然后篩選出健康的胚胎,再移植到女性子宮內,從源頭上避免懷有遺傳缺陷的嬰兒,可以說是升級版的“包辦婚姻”。
我國不孕不育的發病率為12%至15%,患者人數可以高達四千萬。
在1988年,我國大陸就在張麗珠教授下成功培育了第一例的試管嬰兒;不過一直到2000年,我國才誕生了第一例第三代的試管嬰兒。
本身這個產婦是血友病的攜帶者,意思就是自己本身不顯病,可是攜帶了這個基因,在此之前她的兩個孩子,一個是出生就夭折了;另一個是胎兒階段就診斷出患有血友病,終止妊娠了,她最后是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有了一個健康的寶寶。
所以試管嬰兒也不是你說想做就能做的,她是一項輔助生育技術,是需要符合技術適應癥才可以做的,如嚴重的弱精、少精;輸卵管不通;三次人工授精失敗等,這此之后向你的主治醫師提出你的需求,進行判斷之后才會安排,而且在促排階段,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試管嬰兒##不孕不育##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