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做的就是行為上的表率,這也是最重要的.父母應該有道德,有修養(yǎng),做好孩子的道德教育.而這些就要注重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了.在生活中,父母也應該為孩子做好學習方面的表率,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科學的學習方法等等.父母也要教會孩子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不好的行為話語等他們學習的很快,良好的性格是與父母分不開的.所以父母要盡到教育他們的責任,盡量做好表率.
看到過一篇文章,寫的一個幼兒園老師剛畢業(yè)接到的一個班有個孩子3歲多還不會說話,左路歪歪斜斜,常常尿褲子。這個老師就當起了每天為她吃飯,扶著她走路,給他擦口水等,還經(jīng)常和她交流。后來其他小朋友被老師感染,也開始愛護這個小朋友。當孩子5歲的時候,開口說的第一個詞就是老師的名字。老師和孩子們都哭了。可以看出有一個好的學習對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作為家長來說,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是什么樣的人。
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是引導還進行學習。學習其實是個廣義的概念,嬰幼兒從出生就已經(jīng)開始了學習,而且出生時間越短,孩子學習的東西越多,對外界事物的一切感受都是學習,所以,很難分清幼兒在游戲的時候是否也有學習的成分,在學習的同時也伴隨著游戲。因此,現(xiàn)在的課程理念往往從孩子的游戲入手,從孩子感興趣的游戲中尋找突破口,尋找教育的契機,使孩子從以愉悅為目的的游戲,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逐步過渡到學習,從而達到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目的。
我認為和孩子最好的交往就是把他當作朋友,鼓勵他并賞識他,但也可以批評他,要站在“看得起、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好朋友的提醒與批評是生命中的珍貴禮物,孩子也會以感激的心態(tài)樂于接受這份禮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