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車新勢力紛紛爭奪高端市場的過程中,一支來自傳統車企的代表隊率先占據了造車新勢力之下的中端市場,而她就是來自廣汽的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AION。就以其打造的緊湊型轎車AION S為例,其去年突破4萬輛的成績已經殺入了整個新能源市場的前三,但這款轎車主要還是在公共出行領域。而如今,AION則希望通過一臺緊湊型SUV,搶占更大量的家庭用車市場,這臺車便是AION V,指導價15.96萬-23.96萬。
廣汽埃安AION V相比于我們在當前市場中看到的威馬EX5等車型,AION V算是實現了個性化與的兼顧。車頭的條狀燈組裝飾與運動導流結構并不像廣汽蔚來的車型那樣款張,但比起威馬EX5其的確有著更強烈的運動傾向,包括運動護板與L型導流都將能實現空氣動力學優化。
其實從車輛的大燈等細節造型來看,我們仍看得見她身上與廣汽傳祺相似的一面。這種嵌入在車身面板之間的大燈雖說不如個性,但卻仍舊可以通過LED遠近光燈以及矩陣樣式排列,在視覺上保持足夠檔次。而日間行車照明,則將會覆蓋在下端的L型導流孔橫向條幅之中。
側身設計上最搶眼的莫過于懸浮式車頂結構,全黑噴涂的車身支柱與C柱上的延伸結構,在視覺上會讓車身顯得更為修長。從AION V達到4586/1920/1728mm的車身尺寸也能感受到她的寬體效果,而且超過了諸多中型SUV的2830mm軸距,則將進一步優化車輛的空間實用性。
AION V的車尾之中與傳統SUV也有所差別,其后擋風掀背角度并不大,但在尾門頂端卻提供了高位擾流之外的另一小鴨尾,配合在SUV當中并不常見的后導流結構與帶密集律動面板的后保險杠,其在視覺上還是能體現出車輛的未來主義傾向的。
內飾方面,AION V在諸多樣式上都與其余車型不同,其并非使用懸浮觸控,而是啟用了一體化液晶屏,小尺寸的中控面板則在中央以觸控形式布局,旋鈕式換擋機構也實現了傾斜面板的分層連接。不過,AION V的雙幅式拼接方向盤并不那么好看,三種材料的拼接會有些老派。
具體的裝飾上,AION V啟用了多種材料,從前擋板、方向盤、內門板當中的金屬鍍鉻材料都相當顯眼;而在中控面板中,還會有帶紋理飾板與軟包的覆蓋,換擋機構則是以鋼琴烤漆面板呈現。當然,除了下包圍中的軟包外,其大部分處置還是使用著軟質搪塑,觸感上則不會像蔚小理那么豪華。
客觀來說,AION V的一體式屏幕在界面設計上足夠干練,車機界面樣式與當下流行的設計相差無幾,但12.3英寸液晶雙屏占比并不如單獨的懸浮式觸控屏大,而在高配車型中則會提供獨立的面部識別攝像頭以實現疲勞駕駛監測,雖說AION V沒有提供HUD抬頭顯示,但儀表內的AR實景導航仍非常實用。
另外,AION V會提供帶三種可選的香氛系統,從次低配開始,其將作為全系標配呈現,而輔助駕駛中則以定速巡航、全景影像以及駕駛模式選擇系統也是標配;而自適應巡航、面部識別、藍牙鑰匙、無限充電板、氛圍燈以及多層隔音玻璃/后隱私玻璃等則需要高配才會開始覆蓋,自動泊車則要全系選裝。
空間方面,即便是182cm的體驗者也有1拳+的全車頭部空間,而后排座椅當中更是能提供3拳的腿部余量,這樣的空間表現在整個消費市場當中都是可圈可點的,這與其軸距參數呈現出來的效果一致。不過,在動態駕駛中,車身的震動是AION V的一個問題,高速駕駛中噪音控制也有待提升。
動力方面,AION V全系都搭載著135kW/350N·m的單電機,別看這組數據不高,但在實測中8.19秒的0-100km/h加速成績在大軸距SUV中還是不錯的,正好處于威馬EX5、小鵬G3之間。在續航過程中,AION V可以通過不同容量的電池組實現500km、600km的續航,而實際耗電量則在15.6kWh/100km左右。
懸架方面,AION V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組合,使用后扭力梁的60型號已經被取消。但在調校上,AION V只能算是表現平平,應對細碎濾震還算不錯,但一旦遭遇大起伏便會有彈跳。動態操控當中,無虛位的方向盤調校在整體處置中可以保持輪上的精確度,上手難度不高,而彎道中的支撐性則使得其動態操控最終處在市場的平均水平之上。
寫在最后
廣汽埃安AION V在乘用車市場呈現出了較為中和的表現,她雖然在整體的配置選擇上沒有蔚小理那么豪華,可對于家庭用車來說,其車載功能配置、動態性能與實際續航等都恰好夠用,加上在車艙空間、娛樂硬件等方面的優勢,AION V整體呈現出來的綜合實力能在家庭乘用車市場當中建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