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的失敗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庭對子女的期待,這種期待表達父母對子女成才的深切期望。可實際上不是每個家庭的子女都能夠成才,有些家庭的子女成為對社會、對家庭有用之才,而有些家庭的子女一生碌碌無為,甚至有些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都不同,父母的教育方法也不同,當孩子出生之后,家庭對孩子承載多少的期望,尤其改革開放之后,家庭人口比起解放初人口大大減少,人們的生活重心不再是為著溫飽問題,乃是開始逐步轉(zhuǎn)移,為著奔向小康而奮斗。各個家庭開始重視子女的教育,有些家庭注重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得當,孩子也很好學,品格也好,這樣的孩子是少數(shù)。而有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上失敗,原因有很多種。
失敗教育
有些家庭教育子女的失敗是父母根本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心情不好就朝孩子發(fā)脾氣,把孩子當作出氣筒;有些家庭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如果孩子成績稍微掉隊,回家就是一頓狠狠的批評;有些家庭父母在外面賭博放縱,只顧自己逍遙,把子女教育拋在腦后。像這樣的屢屢皆是,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子女要么讀書上不去,早早地進入社會打工,要么子女自暴自棄,走上犯罪的道路。
種種慘痛的教育失敗,主要問題還是在父母的教育方法上。那些教育失敗的父母不一定不愛孩子,他們也曾經(jīng)想過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將來能夠成才,他們也從別的父母或?qū)W校教師那里取經(jīng),想掌握好的教育方法,可是最終沒有成功。所有這些都在提醒我們,該怎樣才能把子女教育好?
教育方法
正確教育的內(nèi)容
教育好子女并非無據(jù)可循,乃是有章可循。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教育?教育不是一味地打罵或批評,也不是看心情,心情好就教育子女一番,心情不好就放著不管。教育(Education)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一詞來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參考百度百科教育的定義)。既然百科中定義教育是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可見教育不單單指學校的知識教育,還有老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也包含父母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到子女的所作所為,父母對孩子的品德、知識、思想的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和未來在社會的表現(xiàn)。受我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很多父母持守“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思想,認為教育孩子是靠打罵,而西方教育理念不是強調(diào)打罵,而是父母對孩子正面的教導,可以稱作正面管教。《正面管教》一書中認為正面管教意味著引導、教育、訓練、定規(guī)矩、技能培養(yǎng)。讓孩子為未來的發(fā)展做好準備
良好教育
如果說教育孩子從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大學,按照十八年來計算,這十八年之中,最關鍵的是孩子從一歲到六歲,當孩子六歲的時候,他們的思想已經(jīng)有雛形,幾乎都是父母對他們的影響留下的印象,要對孩子采取積極的教育,就是一些學者所說的正面管教,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鼓勵、幫助、引導,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會更加積極、樂觀、向上。在學習中和以后的事業(yè)發(fā)展中更加能夠懂得與人配合,欣賞別人,遇到難處有毅力面對挫折。
積極教育
良好教育的實施
記得我大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一次我去學校接孩子,看到有乒乓球臺,我就跟他一起打乒乓球,他一直沒有學會,當時我就批評孩子,說孩子很笨,怎么這么簡單的都沒會。現(xiàn)在想來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實在不聰明,孩子不會打乒乓球,不應該立刻指責,應該問他對打乒乓球喜歡嗎?并且告訴他如果想打應該怎樣才能學會。同樣的道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可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要對孩子加以引導,如果孩子對某個運動或者知識有興趣,一定要耐心的幫助孩子成長,父母是孩子的教練,要手把手的教,不要怕麻煩。有些父母一聽到孩子問稀奇古怪的問題,就說話指責孩子,不要多管閑事,這種教育方法實在要不得。
鼓勵孩子
積極的教育要對孩子進行鼓勵,一歲的小孩摔倒后,不應該指責他太笨走路沒學會,應該鼓勵他站立起來繼續(xù)走,孩子上幼兒園不會穿衣服,可能在哭,不要急著幫他穿,可以鼓勵他動手試一下,這樣他就會懂得去面對。當孩子進入小學,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更不能辱罵,要鼓勵孩子繼續(xù)努力,加油。愛的背后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能夠去世人奮發(fā)向上,就連我們成年人也需要別人的愛和關懷。
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有些書上叫做給孩子定界限。父母對孩子的愛絕不是溺愛,因此教育孩子也要與孩子約法三章,當孩子表現(xiàn)好應該怎么去獎勵他們,當孩子犯錯應該要批評或者適當?shù)奶幜P,這樣孩子就知道是與非,長大之后,不會過于任性,有一個故事講一個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生父親的氣,離家出走,幾天之后,饑餓難忍,走到一面店,老板看他可憐,給他一碗面,他頓時就向老板磕頭,老板說:你為何對我磕頭,我不過給你一碗面,你父母為你付出多少?你怎么因為我給你一碗面,就對我磕頭?這件事反應這個孩子是非不分。給孩子立規(guī)矩,使孩子知道在家里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可以做,去到人群中或親戚中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平時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這些都要教育子女,使子女處世為人有規(guī)有矩。
生活規(guī)矩
除了鼓勵、定規(guī)矩,也應該教孩子一些技能,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小時候就學會獨立自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總是指望父母,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盡量讓孩子參加一些藝術或演藝培訓。這樣既可以開發(fā)孩子的天分,又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中增長見識,尤其在現(xiàn)代社會,小朋友難得聚在一起,因此有個興趣愛好,在家里不會感到孤單,生活更加充實,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做家務,例如做飯、洗衣服等。當孩子上高中住校或者進入社會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才藝學習
最后的勸勉
每個孩子如同一塊璞玉,父母如同專業(yè)的工匠,要把這塊璞玉雕琢好,成為貴價的飾品。父母教育孩子就是如此,經(jīng)過對子女的正確教育,使子女成才,這樣一方面父母臉上也有光彩,另一方面子女也可以在社會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社會。不要放棄你的孩子,也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救,好好地在你的孩子身上花功夫,改變簡單粗暴的方法, 積極的教育孩子,使你的家成為成功的家庭。